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新春走基层】“组合拳”打造专业化金融审判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2-01 14:45:45

一次开庭审理500件金融类案,庭审结束即出具表格要素式判决书,2名员额法官,搭档4名法官助理、7名书记员,年办金融案突破7000件……1月11日,记者走进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滨湖法庭,深一度感受这里的金融审判团队如何一直保持高位运转。

当日8时半,法庭的金融调解室和几个法庭几乎都会同步启用。庭长杨芳,副庭长牛春风,各自带着案件,在不同法庭开始庭审模式。经过前期沟通愿意调解的案件,已通过诉前委派程序,交由安徽银行业保险业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经委员会指定2名调解员,早早地在调解室里调试电脑系统,等着与约好的当事人进行远程调解。

30分钟,杨芳已经完成6个案件的一次性庭审,这是同一家银行起诉不同借款人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判决书将在庭审结束当天制作完毕。从庭审到判决,极简模式大大提升了效率。“极简不是缩减程序,而是将大量的工作做在了立案时、庭审前。”杨芳告诉记者,在2020年包河法院在滨湖法庭设立金融审判团队,集中审理辖区内涉金融类民商事案件,案件量在逐年递增。结合审判实际和人员力量,金融审判推行“要素式”审判模式,以预约立案的方式,面对批量金融案件,让当事人事先填写案件要素表,确定争议焦点,便于审理时简化庭审程序,缩短庭审时间。同时,建立健全类案批量处理机制,集中时间多案同审、多案连审。目前,法庭已经根据受理案件类型,分类制作出车贷、信用贷、房贷等类案审理模板,缩短裁判文书制作周期,统一审理裁判尺度,所以才会有快速出炉的判决书。

9时半,杨芳再次开始庭审,这次是50件信用卡纠纷同时审理。与此同时,在调解室里,调解员正在隔着屏幕与身处外地的当事人进行沟通。这是同一家银行起诉20个不同被告,经过调解员前期的远程沟通,多数被告同意调解。2个小时里,9个案件在线上达成调解协议,并远程签字确认。法院将根据双方的调解协议出具调解书。

“去年7月,滨湖法庭金融巡回审判庭在安徽银行业保险业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挂牌成立,这是全省首家在该调委会成立的金融巡回审判庭,也是我们法院积极推进金融‘溯源治理’和诉调对接工作的缩影。”杨芳介绍,目前滨湖法庭设立了金融调解室,引入人民调解、律师调解、行业调解等多个特邀调解组织。目前,法庭已形成“纠纷诉前调解+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立案后委托调解”的分层递进多元解纷模式。同时,积极探索诉调对接新模式,将集中送达前置至诉前调解程序,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在完成送达但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当即转立案,避免重复送达占用审限的问题,大大缩短办案周期。2022年,滨湖法庭诉前委派240多件案件。

目前,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已汇集14家银行总部级综合基地、20家金融机构总行或分行级金融机构以及60余家知名金融外包企业。金融案件日益增多,滨湖法庭的金融审判团队也在不断丰富组合拳,以多样化的送达方式、多元解纷的协同机制、集约化审判等深一度服务营商环境,打造金融法治审判新品牌。(记者 唐欢 通讯员 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