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还在家中过年的武某家里迎来了特殊的客人。当天,明光市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法官与人民调解员一起,将武某的工资送到家里,这是他们第三年上门送“薪”,同时还有20多名武某的工友先后在家里收到工资款。
2017年,夏某带领20余名工人承包了某林场宿舍建造及路面、厂房施工工程。工程结束后,夏某欠付这些工人工资196770元,并出具欠条。因多次讨要为果,2019年底,武某和20余名工友一起到明光市法院起诉,要求夏某支付工资。当时,接待的法官连同驻院的人民调解员了解该案情况后,为了保障工人权益,积极促成双方调解。夏某表示愿意还款,但是因为未结算,所以资金未到位,只能自己外出务工先还款。考虑到夏某在外务工收入有限,经过多次协商最后双方同意履行分4期支付。
虽然调解协议达成,但是法官没有断了联系,为了确保夏某准时履行承诺,每年都会和夏某联系,了解履行的情况。“考虑到20余名原告都是同村的,年纪都较大,在调解达成后,我们当时就承诺每年年初,夏某将钱汇到法院账号,我们取出现金,将案款送上门!”该院立案庭庭长张朝丽说。
自2020年开始连续三年,立案庭经历了部门负责人的调整,每位离任、到岗的负责人都操心这帮工友的工资,并做好衔接,坚持送“薪”上门。夏某在支付了2020、2021年款项后,因疫情影响,表示无力偿还。法官和调解员再次上门沟通,一对一解释情况,双方同意又把剩余两年款项延期为三年付清。
今年上门送案款时,武某很激动,紧紧握着法官手,表示正因为法官每年坚持督促夏某履行,工友们才能安心在家中等待,非常感谢法院将工作办到了心坎里。据悉,根据最新的调解结果,双方同意到2024年,该笔案款将全部偿清。(记者 唐欢 通讯员 鲍育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