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0日上午,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司法所应急调解小组一行人来到城中村张小郢社区回访,这个忙碌的小组被辖区居民形象称之为“流动调解室”。一个月以来,无论刮风下雨,只要一有矛盾纠纷,调解员便会前往解决。
据介绍,稻香村街道位于蜀山区东南部,辖区内有中科大等4所大中专院校,38个小区,黄金广场、赛博数码广场等8个大中型商业综合体,人流量大,一些发生在居民区的矛盾纠纷,一旦介入不及时极易激化,引发上访事件,或者转化为刑事案件。鉴于此,今年7月初稻香村司法所抽调骨干调解员组建应急调解小组,对外公布咨询电话,并实现了与辖区的5个社区工作站调委会值班电话的对接,确保了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后,调解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实现了“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开展调解。”
此次前往张小郢社区,就是追踪问题处理的结果。7月下旬的一天,应急调解小组接到朝阳社区工作站电话,张小郢内的几家住户因为下水管道经常堵塞产生纠纷。应急调解小组立即驱车赶到事发现场,发现两名中年男子正在互相辱骂,双方叫来的朋友也准备随时“应战”。调解人员立即制止了双方的对峙,使他们冷静下来。经了解,该楼的下水管道细经常堵塞,一层住户孙某每次找人疏通摊派费用时,三层、四层住户总不愿拿钱。孙某不甘心,在下水管道上钉上木楔子,加了一道“过滤网”,二层住户也跟着效仿,从而导致三层、四层下水道水流不畅,时而堵塞。找到问题的症结,应急调解小组联系专业人员更换污水管道,并协商该楼的所有住户平摊维修费用,为居民解决了难题。
对于应急调解小组的化解,张某深有感触地说,“多亏了你们及时解决,不然我可能要遭受血光之灾了。”
“流动调解室”自成立以来,调解人员走街串巷,解决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矛盾纠纷 20 余件,群众满意率 100 %,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解答法律咨询 160人次,在政府和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柴卫东 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