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用人单位出于各种目的往往会举办年会。那么,其间遭遇车祸、不慎摔倒、醉酒身亡是否构成工伤呢?
就“如何才能在单位站稳脚跟?”这一问题,许多员工往往都把“听话”作为首选。岂知,如果无底线地“听话”只会害了自己,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实施30年,继2005年、2018年两次修改之后,《妇女权益保障法》于2022年10月再次完成一次大修,并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经过此次修订,该法由过去的9章61条增至10章86条。
为勤工俭学或进行社会实践,许多大学生都会利用寒暑假外出或在当地打工,其目的除依靠自身劳动获得一些报酬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工作经验,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然而,由于缺乏法律知识,他 ...
当丈夫是法院的被执行人时,法院能执行夫妻共同财产、追加妻子为被执行人、拍卖夫妻唯一住房吗?这些问题往往是作为被执行人妻子的心结。其实,丈夫是被执行人,妻子的权益也有保障。
尽管建筑及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禁止违法发包、转包、建筑工程,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这种现象屡禁不止且不断造成事故伤害。对此,涉事单位及个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以下4个案例分别作...
夫妻之间、父母之间、兄弟之间发生资金往来是再普遍不过的事。问题在于这些是否属于借款、该不该返还?
失业保险是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建立该制度的宗旨是保障失业者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为其再就业提供帮助。那么,失业保险制 ...
随着机动车的增加,因车辆缺陷造成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应该向谁索要赔偿呢?以下三种情况的处置表明:可由受害人自行决定向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赔。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权利,在应聘某一职位时,任何公民都需平等地参与竞争,任何人不得享有特权,也不得对任何人予以歧视。不论是《劳动法》,还是《就业促进法》等法 ...
秋冬季节,天干物燥,居民用火用气用电都明显增多,给居民住宅的消防安全提出了具体挑战。火灾高发多发期,更是火灾防控的关键期。居民住宅发生火灾危害甚广,倘若不幸火灾殃及无辜,受害 ...
2017年,姜先生入职某公司从事司机工作。2020年7月31日,双方劳动合同期满,姜先生表明不再续签劳动合同,并书面提出申请,写明“本人欲自谋职业,希望将社会保险关系挂靠在公司,自行承担...
每到岁末年初,带薪年休假都会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带薪休假制度虽已实施多年,但现实中,由于一些单位认识上的误区,以致职工的带薪年休假权屡被限制、遭打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通常要以其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条件。但根据相关规定,在以下3种情形下,尽管受到事故伤害的劳动者与单...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业耕种方式的推广,农民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树木遮挡、排水、无人机使用等邻地关系纠纷易发多发。关于农民们遇到的类似烦心事儿,在《民法典》里都能一一找到答案。
为了留住人才,用人单位一般都要与接受过培训的员工签订服务期协议,对培训费用、服务期限和违约金等作出约定,以约束员工的择业自主权与自由流动权。那么,身背“服务期”的员工,在辞职 ...
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就办理社会保险产生的纠纷,在现实中并非个别。究其原因,很多是源于认识上的误区。
秋冬季风干物燥,加之取暖用煤、用电、用气量增加等因素,火灾事故呈多发态势。这些事故中,多因疏忽大意或轻信放纵等人为因素所致。这些教训提醒人们,如果忽视消防安全任性妄为,轻则涉 ...
在同一时间、同一辆车遭遇同一件交通事故,有的人可以认定为工伤并享受工伤待遇,而有的人则不构成工伤且不能享受工伤待遇。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有什么政策法规依据?针对这些问题,以下案 ...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网络直播、微 ...
亲朋好友之间义务帮忙,无疑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可由于帮忙并不都是一帆风顺,因而伤害事故也时有发生。问题在于:帮忙者应否担责、接受帮忙者应否赔偿呢?
高职院校毕业生小韩应聘到某超市从事保安工作,但双方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2022年2月21日,小韩在超市停车场调度车辆停放时不慎摔伤,因右股骨骨折在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伤愈后,小韩向劳...
今年9月,李某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劳动,在考核期内共六次获得监狱表扬奖励,依法再次被列入可减刑范围,但李某的10.2万元财产刑,因不具有经济履行能力,一直未履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秋高气爽,人们出游意愿、出行热度进一步提升,但在“诗与远方”的旅程中发生人身损害纠纷时,该向谁主张赔偿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