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学高材生化身普法志愿者,将书本上的法学知识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播种法律的种子。9月10日,记者从合肥市普法办获悉,从去年成立至今,千余名普法志愿者已经参加“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3·15”志愿普法服务活动等全市性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次,开展小型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20余场次,散发各类普法资料5000余份,提供现场咨询600多人次,为法治合肥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全民法治观念的增强,需要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努力。2014年11月,整合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九所高校的十个大学生法学社团的普法志愿者队伍,成立高校普法志愿者联盟,是合肥市普法办构建社会普法教育机制的务实之举。
为保证普法志愿者联盟得到有效运转,合肥市将其定位为公益类、非盈利性志愿服务组织联合体,制定了普法志愿者联盟的工作机制、体制和基本制度,明确了牵头单位、成员单位和普法志愿者三方的工作职责。
联盟成立以来,秉承“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律知识、共筑法治合肥”的宗旨,充分利用广场、宣传栏、电子屏、网站、微博、手机等载体与平台,采取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居)等一线,广泛开展普法宣讲、模拟法庭、知识竞赛、图片展览、法治调研等活动,贴近基层,服务群众,受到了广泛好评。·本报记者 周莹莹·
点评:青年尤其是青年学生不仅是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也是普法宣传的生力军。合肥市依托丰富的高校资源,组建高校普法志愿者联盟,有利于在青年学生中培养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并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帮助他们学用结合,坚定法治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