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顶层设计,政府高位推动
知态势、明使命、争作为,宿州治超行动重拳出击,市委书记张曙光明确指示“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开展治超工作,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抓紧抓好,一抓到底”。市长史翔亲自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治超工作,深刻指出“抓治超就是抓科学发展”、“抓治超就是抓优化环境”。市委书记张曙光、市长史翔多次到治超一线调研、指导治超工作。副市长吕剑采取深夜暗访和现场督查的方式拦车检查,指挥查处非法改装车辆的窝点。宿州市还在全省率先组建市治超管理处,建立苏鲁豫皖七县市治超联席会议制度。从去年起,市政府将治超工作纳入了对各县区、市直相关责任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并列入每月的全市重点工作任务调度会,一月一点评,一月一通报。
强化源头管控,部门协调联动
治顽症,排“毒瘤”,须下猛药。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个明显”的工作目标:即源头治理有明显效果;路面执法有明显成效;运输环境有明显改善。萧县平山口曾是安徽省治超的“一号难点”,一度成为宿州治超之痛。萧县政府知耻后勇,对货源单位和运输户不分时段巡查,对道路卡点24小时不间断值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零”超运输。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共出动交通执法人员6980余人次,开展部门联合执法行动3435次,检查各类货运车辆20289 台次,查处非法超限超载等案件4081起,卸载货物60176.65吨,恢复改装车辆560余台,取缔72家非法装载场,关闭56家石料厂,停业整顿4家、限期整改10家货源单位。查处暴力抗法案件20起,治安处罚20人,刑拘5人。共对1750名驾驶员进行了计分处理,累计计分14500余分,吊销从业资格证55本,吊销营运证50本,共对10余名违纪违规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强化长效治理,机制倒逼促动
治理超限超载这一“顽症”,既用猛药,还用重典。市委、市政府将治超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实行严格的治超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下发了《宿州市贯彻落实安徽省查处异地超限超载货物运输车辆奖惩办法(试行)实施方案》、《宿州市贯彻落实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实施方案》。今年已兑现查处异地超限超载货物运输车辆奖惩136万元,兑现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举报奖励5起,发放举报奖金1.5万元。在治超期间,埇桥区通过查获的超限车辆,倒查到符离镇横口7家非法开采石料企业,并依法取缔经营行为;灵璧县通过倒查追究,对朱集乡15家非法开采企业进行专项整治;萧县强制拆除孙圩子乡非法石料场34处,乡镇政府扣除治超保证金380万元。
强化创新引领,突出科技驱动
为提高科技治超效率,安装了治超远程监控设备,配备了综合流动治超检测车,检测车配有360度自由旋转的电子眼、长排爆闪警示系统、对外广播宣传指挥系统、视频采集监控系统等,改变了“人盯、车跑、手工记”的原始监管方式,有效地堵塞漏洞,提高了工作效率。国道206埇桥超限超载检测站经过升级改建,成为双向全幅高速预检的治超站点,防逃逸、非现场执法、信息共享等功能发挥了神威;双庆河流动治超站实现了“建管养”三位一体,运政、路政、交警联合入驻,联合执法。市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指挥中心,投资1200多万元;各县区信息平台投资2000多万元。第一期已经完成与省路警联网中心对接,与埇桥区、灵璧县交通信息平台联接,已经联接国道206埇桥超限超载检测站、埇桥区双庆河流动治超点、宿州市埇桥公路稽查站等6个治超站点。第二期将实现与泗县、萧县、砀山县交通信息平台联接,以及各基层治超站点联接,逐步全部实现省、市、县、站点四级治超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李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