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警务理念,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提升警务效能和动态化打防管控能力,铜官山公安分局根据铜陵市公安局警务机制改革工作方案统一部署,从去年5月开始,进行警务机制改革,改革一年多来,警务效能不断凸显,打防管控能力提升,辖区社会治安稳定,群众满意度提升。
该局在改革中对之前运行的勤务模式进行调整,将市局和分局机关精简出来的59名警力全部充实到基层派出所;分局刑警大队54名警力及24名辅警划归市局刑警支队。整合后的分局下辖4个派出所,按照“三队一室”模式运行。同时,工作中将4个派出所划分为7个网格,全面推行网格化巡防。通过试运行,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巡防接处警更加灵敏。各派出所合理调配巡逻防控队警力,以实现快速反应为核心,积极探索合成作战机制,适应“扁平化、点对点”新的指挥调度模式。巡逻民警接到报警后,绝大部分能做到20秒响应,三至五分钟赶到现场,十分钟高效处置警情。同时在划定的网格区域内 按照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巡处合一”的模式开展工作,进一步强化了治安乱点的整治,震慑了街面违法犯罪分子。二是各类案件办理更加高效。警务机制改革后,改变了传统的接处警模式,各派出所案件侦办队更加趋于专职化,让办案民警从过去“既要接处警,又要办案件”的繁琐中解放出来,加快了每日治安案件办理的速度。大量治安案件,由于民警调查及时,调解变得高效快捷,降低了涉访涉诉案件的发生。三是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警务机制改革后,明确了一区一警建设,同时规定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安排社区民警参与值班备勤任务,让社区民警一心沉入基层开展工作,确保了社区基础工作更加扎实。四是警务保障更加规范。以前派出所内勤室人员职责分工不明,警务机制改革进一步明晰了各派出所综合勤务室的功能定位,加强配套衔接,确保每日妥善处理好所承担的综合内勤、视频监控、信访接待、执法监督等任务。同时从中串联三队,相辅相成,进一步规范了派出所警务保障工作,提升了派出所警务效能。
今年以来,该分局党委清醒的认识到,虽然警务机制改革以来,通过阶段性的运行,辖区社会面见警率明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出警速度、路面见警率较过去明显改善,街面违法犯罪明显减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但工作作中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严重制约了警务效能的提升。在大量考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分局党委决定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对目前运行的勤务模式再次进行调整。一是实行“一所一策”。要求各派出所根据辖区治安警情、民警年龄及业务能力、机制运行等实际,自主选择勤务运行模式,确保最大限度的提升警务效能。二是开展分类接处警。要求各派出所接处警过程中,根据警情类别,由值班所领导合理调配处警警力,随时掌握派出所每辆巡控车的出勤状态,提高一次性派警成功率。同时规定接警人员在查看指挥中心派警警情的同时,下发出警指令,最大限度缩短二次派警用时。实现警力配比合理化,工作效能最大化。三是增设加密网格。在原有网格化巡控的基础上,要求各派出所根据辖区治安状况、警情特点和季节变化,适时增加一条加密网格,从而进一步缩短接处警时间。四是增加警情(案件)回访率。全局在之前案件类警情100%回访、普通类警情30%回访的基础上,将普通类警情回访率增加到40%。同时要求各派出所实行普通类警情次日回访,回访情况报分局办公室,由办公室定期抽查。并对派出所办理的行政和刑事案件,在30个工作日内不能办结的,要求主办民警回访,告知案件办理进度,最大限度的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芮文胜 汪江 本报记者江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