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两代表一委员”架起沟通新桥梁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5-12-22 19:53:45
  有困难周五到社区找“两代表一委员”寻求帮助,“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双联系制度让干部与群众真心相贴……近年来,芜湖市探索创新“双联系”、“两代表一委员”等工作机制,依托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搭建起党群干群沟通桥梁,实现资源在基层整合、矛盾在基层化解。

◆代表委员基层解难题

“我是天香苑小区二期居民。今年9月份搬到新家,可没住几日,发现我所居住的4楼阳台墙壁出现了水渍,后到楼上看才发现疑似6楼住户家阳台下水管渗水造成的。我将这一问题反映到物业,但是他们一直拖着没有解决。”12月18日上午,芜湖市镜湖区天门山公共服务中心“两代表一委员”接待室内,天香苑居民姚英说到这里急得满面通红。她说,多次求助无门情况下,听同事说区里的“两代表一委员”可以帮着处理各种难题,特意星期五请假赶过来,寻求帮助。

“您别急,这样的问题我们曾处理过几起,大多是楼上防水试验未做到位,造成下水管渗水。下午我们将联系物业工作人员,明天一早就一起去现场看看。”正在接待的区政协委员浩诚律师事务所律师曹丽娟一边安抚姚英的情绪,一边承诺,具体处理方案三天之内给她答复。

从2012年起,芜湖市探索建立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化解社会矛盾、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机制。三年来,芜湖市“两代表一委员”共参与接待和走访群众36258人次,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8715件,搜集各类群众诉求20124个,形成提案议案4350件,代表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有力促进了全市社会和谐稳定。

群众有问题在这里反映,代表、委员们帮助解决,从中获益的不仅是群众,也提高了代表委员们的公信力。“现在开两会时,我不用像以前临时抱佛脚会前找议案,如今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获得第一手社情民意信息,经常可以梳理出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与建议,有些还能形成议案,在开会时提出,并交由相关部门研究落实。”镜湖区人大代表、芜湖重型机床厂董事长郑彬告诉记者,有些议案得到落实整改,不仅解决了群众的难题,自己也觉得对得起“人大代表”这张名片。

“现如今居民们在调处中第一时间想到‘两代表一委员’,找他们寻求帮助,使很多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芜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峰告诉记者,“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工作室开辟了一条代表、委员履职以及群众反映诉求的常态性新渠道,能够有效发挥政治资源,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已成为加强基层组织、密切党群关系、强化协同共治、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载体。

◆双联系让干群心贴心

除了“两代表一委员”积极联系群众,解决群众难题外,从2012年起,芜湖市还组织开展“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工作(简称“双联系”),市、县区每个党政机关结对联系1-2个村、社区,每名机关党员干部联系1-2户群众,特困户、信访户实现联系全覆盖。

目前,芜湖市581个市、县区党政机关与958个村、社区建立了长期结对联系机制;在职科级以上干部与近9000名困难户、900多名信访户、680多名致富带头人、3200多名老党员进行了一一结对,确保每一个群众的诉求都有人问、有人管、有人办。三年来,共梳理各类问题3.5万多件,解决3.2万多件,办结率91%以上;收集意见建议1.2万多条,85%以上得到采纳解决。

为了保证“双联系”质量,芜湖市政府建立“双联系”工作纪实管理平台,对参与“双联系”工作的单位和干部,一人一档,实行实名制管理、全过程记录、积分化考核。芜湖市“双联办”还通过及时审核、发布单位和干部的民情日记、调研报告、活动纪实等情况,推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落在实处。同时,为了突出结果运用,还将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将纪实管理平台的量化考核结果纳入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个人年度综合考核,推动“双联系”工作步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法治安徽网 记者 李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