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燕)今年以来,省政府及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以全面实施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收费清单制度为基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投资审批、商事制度改革等,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一年来,这项工作进展情况如何?从12月18日闭幕的省十二届人大第二十五次常委会获悉:这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监督工作安排,10月下旬至11月,省人大常委会对我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实地查访,调研显示:在转变职能上,我省注重从源头规范权力运行。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包括所有涉企的政府性收费、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收费、基金和保证金等内容的目录清单,严格实行“清单之外无收费”。同时不断完善权力运行监管体系,建立了“1+X”的政府权力运行监管模式,将保留、下放、前置改后置等权力事项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在简政放权方面,今年以来,省政府行政审批事项从316项精简到213项,精简32.6%,清理取消累计117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省政务服务中心在完善 “一站式”审批服务基础上,大力清理前置审批条件,实施多轮流程再造,进一步精简环节,压缩时限。审批承诺平均时限由27.6个工作日压缩至13.3个工作日,提高工作效率。
但目前我省虽然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权责清单全覆盖,可权责清单的原则标准缺乏统一规范设计,落实程度参差不齐,各地在权力事项的数量、归属、精简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收费清单存在着共性和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对收费清单宣传不够,企业对收费清单知晓度不高;一些部门检验检测收费标准偏高,收费标准不规范;政府收取的保证金不规范,个别地方存在着清单之外收取“开(竣)工保证金”、“人防工程异地建设保证金”等情况,小微企业收费清单管理落实不到位等等。
在简政放权上,一些行政审批权下放后,后续工作跟不上,事中事后监管较为薄弱,监管人员力量不足,监管责任不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顶层设计不合理,公用功能建设不到位等等。
省人大常委会建议:进一步健全清单制度建设体系,强化权力清单管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构建统一规范,简便易行的清单模式。在简政放权上,需统筹规划,有序下放审批事项,防止盲目放权,防止改革措施部门化、碎片化、形式化。同时要强化基层承接下放事项的能力建设,推动相关部门加大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基层承接能力,确保上面放到位,下面接得住、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