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邹河等领导在铜官山公安分局检查工作。
今年以来,铜陵市公安局铜官山分局以“瞄准全国先进,争创全省一流”为目标,紧紧抓住“四项建设”这个龙头,以“提速增效年”活动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法治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提升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确保了辖区社会大局的持续平稳。
——深化维稳处突,辖区政治大局平稳安定。分局始终将维稳工作作为全局首要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狠抓维稳措施落实,全力确保辖区政治稳定。该分局今年还创新社会矛盾纠纷警民联调工作。在全区四个派出所设立了警民联调室,因矛盾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得到及时调处,进一步缓解了警力,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
——深化严打整治,辖区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分局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主动出击,打防结合,积极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辖区环境。一是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围绕“守护平安-系列行动”、“飓风行动”等专项行动,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在提高破案率和打击实效上下功夫,辖区内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极端暴力犯罪。二是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整治。严打“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涉赌、涉黄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清理,不断提升对治安乱点区域的整体管控能力,有效的净化了社会风气。三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严密。进一步优化调整网格化巡防机制,以社区、街面、单位内部人防、物防、技防设施为依托,专群结合,打造“点、线、面”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对社会面的整体管控能力。四是“治爆缉枪”行动成果得到巩固。进一步落实危爆物品管理职责,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切实加强对枪支弹药、危爆物品的管理,着力强化收缴工作,严防流散社会,形成安全隐患,确保危险物品不炸响、不打响、不流失。
——深化治理创新,辖区经济发展得到保障。分局切实增强民生服务意识,实现行政管理与服务群众的有机统一。一是加大行业场所基础信息管理。进一步加大对旅馆、网吧、出租屋、娱乐场所等行业场所的监督管理力度,落实实名登记常态化,不断提升对行业场所的管控能力。二是加强户政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分局认真开展户口登记管理专项清理整顿和辖区居民二代证换发工作,全面加强辖区流动人口清查、登记、办证等服务管理。三是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监管。始终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强化监督管理,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四是认真做好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分局认真制定各项安保活动工作方案,对辖区举办的大型活动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及时掌握各项活动举办场次、规模、时间等情况,严格落实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逐级审批制度。
——深化规范执法,执法质量得到提升。分局今年牢牢坚持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法治公安建设。一是执法监督机制不断健全。按照“谁执法谁负责、谁办案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确保了各类执法突出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建立未结案件报备制度及推广使用《案件进展情况告知书》。对各类案件的受理、立案、办理和处置等在实体程序和进度方面进行审核把关,进一步防止因接处警案件超期未结引发涉访涉诉情况发生。并对派出所办理的行政和刑事案件,在30个工作日内不能办结的,要求主办民警告知当事人案件办理进度,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二是执法考评机制不断完善。积极推进协同办案系统单规制运用,全面实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运行、执法活动网上管理、执法质量网上考评;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执法办案单位平台数据质量的动态巡查,每日定时清理执法监督平台的异常数据,提升执法质量。三是执法主体能力显著提高。全年开展覆盖全体办案民警的执法技能培训活动11次,评比优秀卷宗4本,考核情况记入民警执法档案,切实增强全体民警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和法律意识,提升民警法制观念和执法水平。四是执法场所完成规范化改造。集中时间和精力对全局不符合标准的执法场所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同时建设分局执法办案中心,目前已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办案中心功能设施齐全先进,走在全省前列。五是执法公信力明显提升。深入开展立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整改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
深化科技强警,信息化水平得到增强。进一步深化“科技强警”战略,通过基础工作信息化,大力推动公安机关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全面提升整体公安工作效能。一是加强科技应用培训。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科学化地推进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采取集中授课、上门培训、跟班学习等多种形式,切实提升全警信息化应用水平。二是狠抓信息实战运用。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机融合,实时衔接,狠抓视频监控建设与运用,深入推进网上作战、网上研判。
——深化机制创新,队伍活力得到激发。分局紧紧抓住“四项建设”和“提速增效年活动”两条工作主线,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推动全局整体公安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深化勤务机制改革务实高效。去年警务机制改革后,通过阶段性运行,辖区社会面见警率明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出警速度、路面见警率较过去明显改善。今年以来,该分局为此经过多次调研,再次对前期勤务运行模式进行调整,通过实行“一所一策”,增设加密网格,开展分类接处警,增加警情(案件)回访率等工作举措,全面破解制约警务效能提升的瓶颈难题,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二是“四项建设”推进成绩显著。全年,根据分局“四项建设”建设任务,项目到期完成率达100%。三是提速增效年活动开展扎实有力。强化制度保障,全面推进公安工作提速增效;延伸窗口服务,将居住证受理、领证、变更出生日期、姓名变更等一批户政业务划转由社区警务室受理、办理,进一步增强社区警务室的服务职能,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密切了警民关系,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称赞。
·芮文胜 丁克余 汪江 本报记者 江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