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了,各个法院的法官们都在忙碌今年案件的收官。但歙县法院某微信群里,一个名为“法官的姿态”的话题,很火。夜深人静的时候,该院法官以说说的方式总结过往、期待未来。
“囧、怨、屈、乐or怒,过去的一年,在当事人面前,你是什么姿态?”研究室的汪主任不经意间点燃了导火索。
潘法官:我们庭人均结案138件,调解率79%……
汪主任:别跑题,说姿态。姿态,说白了,就是你在人家当事人眼里,啥样?
潘法官:和事佬,换位思考较多,做过老公,当过老婆,还有儿子。句式一般这样:“我要是你老婆,我会…”
沈法官:孙子当过不?呵呵。
潘法官:注意素质。不像你,搞到就是“如果你是法官,你看看怎么怎么”,一不留神就把位子给让出去了。
沈法官:跟你学的,也是换位。
叶法官:面对蛮不讲理的,或者胡搅蛮缠的,这一招不拆自破。
凌书记:那就摆出老虎吃人的架势,依法制裁。
叶法官:案件判决前,当事人一般都比较冷静,等到判决不能满足其诉求时,他们就会归咎我们裁判不公,经常会恶语相向,甚至人身攻击。
汪主任:导向,导向。不要发牢骚说当事人,说我们的姿态。
叶法官:生就一只羊,披上狼皮也枉然。每每遇上狠的,我还是会低声细语地说“我跟你是一样的,都是普通人,或有疏漏,也未可知。”
凌书记:这么窝囊的姿态,何以护法?
姚法官:恰恰相反,老百姓有纠纷,难免发怨气,出怨言,能在法官面前发作,这是对我们的信任,对我们期待。
叶法官:为人民司法,姚家后生吃透了精髓,着实可畏可敬。其实,做到听纳怨怒、理性排解、从容引导并非易事,这该是审判工作的最高境界。
汪主任:呵,赶紧打住,本来低迷的姿态似乎被吹起来啰。老汪正在写总结,明年的姿态,大家展望一下,来来。
凌书记:你们不是要改革了吗?
钱法官:改革是动态的,但司法的宗旨是不变的。
叶法官:精辟。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苏格拉底的故事。苏君说,天地之间只有三尺。别人问他,人有五尺,如何度日?苏君说“仅能低头”。
姚法官:愚人趾高气昂,智者低头俯身。
潘法官:低头才能亲民,俯身才能倾听。
汪主任:有感觉了,有感觉了。俩字,任性。
叶法官:呵呵,2015年啥样,2016年,我们还啥样。
·叶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