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我省是农业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一直把农民工作为重点群体,致力保障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1月12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法援机构共为92810名农民工提供了法律援助,其中,办理讨薪案件55389件,为农民工讨薪共计9.983565亿元。
针对农民工群体人数众多、居住分散、流动性强的特点,我省同步构建2个网络,形成立体、全覆盖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体系:一方面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体系,建设法律援助中心125个,97%位于临街一层,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3382个,村居法律援助联系点17161个,纵向上覆盖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和村居,横向上延伸到群众团体和行业单位;构建四级贯通、内外互联的信息网络体系,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四级法律援助机构全部联网,从法律援助的申请受理、审查指派、结案归档,到经费发放,全流程网上办理和流转,通过政府电子政务大厅、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门户网站,公民可24小时在线申请法律援助。
“十二五”期间,全省法援机构还为农民工开辟“绿色通道”,凡因追讨欠薪或工伤等农民工维权纠纷申请法律援助的,一律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直接给予法律援助。对信访部门转来的农民工案件,直接指派人员办理。对群体性农民工维权案件,先行指派律师办理,事后补办有关审批手续。对农民工其他法律援助申请,优先接待、受理和指派,一般情况只需半个工作日,即可将农民工的援助案件指派。对于身患残疾、行动不便的农民工,上门开展法律援助服务。
同时,积极开展公共法律教育活动,专门选取与外来经商务工群体生活工作学习紧密相关的环境保护、未成年人保护、不动产登记、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配以原创、生动的漫画和点评,在劳务市场、商城、工地等农民工聚集的地方广泛张贴和免费发放,潜移默化地让农民工融入城镇法治社会之中。
(都勇 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