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青川)1月21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介绍了我省卫生计生事业“十二五”完成情况和“十三五”工作思路。其中不少惠及民生的医疗政策值得关注。
据初步测算,“十二五”期间全省卫生服务能力上升较快,2014年全省医疗机构、执业医师、执业护士等较2010年上升了三成以上;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上升五成以上;全省人均期望寿命预计达到76岁,比“十一五”延长了1岁多;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十一五”末相比均有明显下降。
于德志介绍,我省2010年全面启动基层医改、2012年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之后,2015年全面启动了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省100所城市公立医院纳入改革范围,通过实施取消药品加成,开展药品带量采购,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行门诊限号限时等措施,大医院服务量有所回落,收入结构有所优化,患者就医费用有所下降,初步实现了改革目标。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方面,2015年筹资标准每人每年达480元,比2011年增长2.2倍,报销比例显著提高。通过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省有3.7万对夫妇申请二孩生育,其中已出生1.7万人;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13年的124.57下降到目前的120.48;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全面落实。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继续推动深化医改,继续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实施“卫生服务资源布局框架328工程”,即以合肥市为中心,芜湖、蚌埠市为分中心打造代表全国先进水平的国家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综合性医疗中心;以阜阳、安庆为次中心打造代表全省最高水平的综合性或专科性医疗中心;以亳州、淮北、黄山、宿松、广德、金寨、泗县、天长为节点,打造优质医疗服务圈,解决边远地区群众看病问题。
同时,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三个1工程”,即每个家庭拥有1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每个居民拥有1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