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为“十三五”开局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6-02-03 10:00:18

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次日,全省公安、法院和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即密集召开,迅速贯彻中央及省委政法工作会议重要精神,精准研判,科学部署,破解难题,服务发展,列出时间表,谋划路径图——

公安:维护社会治安大局平稳

本网讯 2月2日,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局处长会议。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建中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全省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要忠诚使命、担当尽责,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十三五”良好开局、加快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据了解,2015年,全省公安机关扎实推进“守护平安”系列行动,强力整治“黄赌毒”、“黑拐枪”等治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维护了全省社会治安大局平稳。全省命案破案率连续4年保持98%以上,2015年为99.37%,位居全国前列,命案发案率连续6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连续6年年均下降12.1%,入室盗窃等可防性案件连续3年年均下降9.1%;道路交通和火灾事故起数、亡人数“双下降”;全省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分别达到93.84%、89.14%,实现新提升。在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相继推出车驾管、出入境、边防检查等方面22项改革举措。与此同时,全省公安民警和现役官兵忠诚履职,展示了公安队伍的优良警风和良好形象,2名民警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名民警被中宣部、公安部授予“最美基层公安民警”荣誉称号,6名民警被公安部授予(追授)“二级英模”荣誉称号,162个集体、1600名民警荣立一、二、三等功;143名民警英勇负伤、7名民警因公殉职,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忠诚、智勇、清正、为民”的安徽公安精神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李建中强调,2016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全省公安机关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坚持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以有效防控各类风险挑战为重点,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进“四项建设”、打造“五个公安”为主线,进一步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李建中要求,全省公安机关要增强打防实效,快侦快破大要案件,集中力量开展打击盗窃犯罪破案会战,重拳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新型犯罪,尽最大努力减少和挽回群众损失,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活动,强力整治“黄赌毒”、“黑拐枪”等治安突出问题;推进立体化、数字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扎实开展“严执法、排隐患、强管理”铸安行动,竭尽全力维护公共安全,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会上,省公安厅还命名了2015年度在“4+1”岗位争先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十百千”江淮卫士、“十佳百优”所队。

(皖公宣 记者 李斐)

法院: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本网讯 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全面加强执法办案、司法改革、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2月2日,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坚在全省法院工作会议上指出,2016年全省法院将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说起2015年全省法院工作,张坚院长用了一连串的数字来直观描述。2015年,全省法院受理案件数大幅攀升,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78万余件,同比上升33.2%,案件数量为历年最高。在如此高压态势下,我省法院执行标的额位居全国前列,实现执行零进京访。公布老赖62586人,采取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62728人次。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得到全面应用,全省法院上网公布案件流程信息74万余条、生效裁判文书52万余份、执行信息17万余条,文书上网数量位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第1位。全省127个法院全部建成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三位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确保了分散在后台的诉讼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到前台办理,服务律师、当事人方便快捷诉讼。

张坚院长透露,按照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2016年全省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要由试点向全面铺开。我省法院在推进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责任制等四项改革试点任务基础上,将立足我省实际,建立全省法院重大敏感案(事)件处置工作制度、通过政府向社会购买审判辅助服务、创新“一处两中心”的省级财物统管模式、探索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改革等。另外,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和评价机制,尊重法官主体地位,提高审判绩效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托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利用公开透明、全程留痕的方式、实现审判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记者在会上获悉,我省基层法院目前出现“三个80%”问题,包括案件总量80%以上在基层,80%原由中院受理一审民商事案件转移到基层,5年来全省法院干警流失总数的80%在基层。

面对案多人少,基层压力陡增的形势,我省法院将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力争到2017年底建成法院信息化3.0版。实现人民法庭全覆盖,推动移动专网建设,进一步扩充云计算平台建设规模,为实现信息化在法院工作中的全覆盖提供基础。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推进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大力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将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矛盾化解的聚集地。同时探索设立执行裁判庭,开展执行难评估,研究执行难界定标准,促进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问题。

(记者 唐欢)

司法行政:建设安徽特色五大体系

本网讯 创新永无止境,发展再抒新篇。2月2日,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及全国厅(局)长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15年及“十二五”司法行政工作,客观研判当前形势,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目标,重点部署2016年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坚持融入中心、有效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其中,律师办案63万件、公证员办理公证170万件、司法鉴定31万件、法律援助30万件、化解矛盾纠纷280万件,同比分别增长29%、2%、148%、230%、229%。

2015年,革故鼎新、破立并举,全面提升了司法行政整体工作水平。新增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2个专项小组,监狱系统实现连续11年“四无”目标,戒毒系统实现连续8年“六无”,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率保持在0.11%以下,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200个,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基本建成。

2016年迎来“十三五”开局。立足当前形势和工作实际,我省司法行政工作定下发展的总体目标: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安徽现代司法行政体系,到2020年,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总体位居全国前列,服务类指标力争中部地区领先,管理类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据了解,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安徽现代司法行政体系内容丰富,涵盖安徽特色现代教育矫治体系、法治宣传体系、法律服务体系、司法保障体系和队伍体系五大板块。具体内容是:到2020年,监所安全稳定位居全国先进水平,教育矫治工作体系、质量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社区服刑人员无脱管漏管,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安置帮教机制进一步完善,重点人员衔接率达到100%;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依法治理进一步深化,全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法治创建达标80%以上,全系统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执法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机制健全、高效运行,执业律师达到人口总数的0.15‰,公证员人数达450人以上,法律援助人均办案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矛盾纠纷调解率保持在95%以上;鉴定机构省级以上资质认证认可达到85%以上,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平稳顺利,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教育基地、实训基地、拓展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公正廉洁执法水平全面提高,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