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法治安徽网 记者 张青川 摄
本网讯(记者 张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备受瞩目的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月17日在安徽大剧院隆重开幕。
上午9时,雄壮的国歌声中,700多名来自全省各地各行业的人大代表肩负使命,满怀豪情步入会场,听取和审议李锦斌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共商国是,共谋实干兴皖,创新改革发展大计,共推我省“十三五”规划又好又快发展,共绘三个强省的美好蓝图。
在报告了我省“十二五”以来取得的成就后,李锦斌省长向出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和列席会议的在皖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出席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委员们报告了我省“十三五”规划奋斗目标和任务,提请代表委员审议、讨论。
李锦斌省长在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前景广阔,面临这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是我省未来五年发展最鲜明的特征。按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形成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二、实现质量效益提升,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城乡区域发展趋于协调,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5%。三、实现经济总量扩大,经济总量向4万亿元冲刺。四、实现人均指标前移,人均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大别山和皖北地区整体脱贫。五、实现文明程度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六、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七、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
为确保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达到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主要预期目标,李锦斌省长提出了今年要做的十项主要工作。
首要的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经济稳定增长根基。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原则,妥善处置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倒逼过剩产能退出。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计划,建成一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协同推进“放管服”,推进政务服务全程电子化,从“群众跑腿”向“数字跑路”转变。李锦斌省长说,今年还将淘汰6万辆黄标车,建成污水处理配套管网1500公里,新造林120.5万亩。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投入825.5亿元,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提高6项民生工程补助标准。完善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抓好双拥优抚安置,巩固促进军政军民团结。
李锦斌省长说,美好明天属于7000万江淮儿女,幸福生活需要用勤劳智慧来创造。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表示,要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廉洁从政,坚持奋发有为,始终保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奋力争先的进取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不辜负人民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