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本报记者亲历全省消防部队跨区域地震救援演练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6-05-24 10:22:03







5月20日下午,救援演练场下起了中雨,淮北市消防支队的战士们冒雨展开“顶撑救人”。 

模拟“灾难”:5月18日清晨,淮南突发7.0级地震。省消防总队接到信息后立即命令淮南市消防支队第一时间派员赶赴现场救援,并迅速调集8个搜救队和合肥搜救犬中队奔赴现场增援。“操场就是战场,训练就是打仗。 ”5月18日至21日,全省消防跨区域地震救援演练举行,这一强军理念在演练中得到了百分百、毫不打折地贯彻执行。例证在演习的各场景随处可见:休假中的蚌埠消防支队高新区中队中队长赵仁环,暂别正在拍婚纱照的未婚妻,赶赴地震模拟救灾现场;中了暑的宿州市消防支队参谋柳听生,怀揣降暑药物仍继续奋战;夜间已完成任务返回营地的淮北消防支队,接到增援任务后迅速返回演练现场,一直奋斗到凌晨……
暂别未婚妻奔赴演练场

灾情就是命令,在灾情面前舍小家为大家,是每一位消防战士义不容辞的选择。

今年26岁的赵仁环,已有4年消防履历。 5月13日,休年假的赵仁环带着未婚妻来到美丽的青海湖边,准备拍摄他们的结婚照。刚化好妆拍了几张,赵仁环的电话响了:“请你迅速返回,参加跨区域地震救援演练。”接到支队指令后,赵仁环暂停自己的旅行,登上返回的飞机,而他原计划下一站带未婚妻去西藏。“因为自己的原因临时取消行程,旅行社已经订好的飞机票1960多块钱就退了300多块钱。 ”赵仁环说。尽管未婚妻对临时取消行程很失望,但她已经习惯了赵仁环的这种状态。像赵仁环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还有很多:此次演练评估员、安庆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副中队长连小国,为了准备演练等工作已两个多月没有回家,而家里一岁多的孩子还在感冒发烧;亳州市消防支队战斗员罗来皓尽管在训练中腰部受伤,仍带着药赶赴演练现场……
手推千斤车徒步十公里

5月18日7时56分,模拟地震发生,震中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省消防总队接到信息后,立即命令淮南市消防支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并迅速调集合肥、蚌埠、马鞍山、宿州、阜阳、淮北、铜陵、亳州等8个搜救队和合肥搜救犬中队奔赴现场增援。演练还模拟通往震区的公路损毁,车辆已无法通行。因此,各增援队伍抵达淮南的集结点后,均需先徒步行进10公里才能抵达模拟救灾现场。

18日11时15分,蚌埠市消防支队第一个抵达淮南并集结完毕,随后开启10公里徒步行进。行进中,每名战士除携带自己的装备外(重约70斤),还需两人一组负责一辆推车,车上运载的是切割机、凿岩机、发电机等救援设备。在经过几公里平整路段后,蚌埠消防支队进入长约2.8公里的山路路段,路上满是石子还有泥水坑、斜坡等。这段路程中,最大的危险点是一个近50度的斜坡。重达千斤的推车一旦失控就将直冲下去,不仅救援设备将会损坏,还可能威胁到消防战士们的人身安全。尽管每个人都万分小心,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一辆推车突然失控下滑,所幸持把头的战士及时侧转方向将车辆控制。但在此过程中,副中队长田猛的脚后跟被轮胎压到。
生命探测仪营救更精准

地震的模拟救援现场是淮南市田家庵区的一棚户区改造项目,共有各类型废弃建筑35栋,面积约29.93万平方米。在建筑废墟里,事先埋好活兔当作生命体征。 18日16时05分,蚌埠市消防支队抵达模拟救援现场,获悉先期抵达的淮南支队发现一生命体征存在后,由少部分队员负责搭建帐篷,其他队员则迅速投入到增援当中。此前受伤的消防战士田猛在他人的搀扶下也来到现场,当别人奉劝他先去医院检查一下时,担任营救组组长的田猛说,先忙完眼前的事再说。在雷达探测仪、音频探测仪等设备的帮助下,蚌埠支队很快确定了活兔的具体位置。随后,消防战士们开始使用铁锨或徒手搬运碎石块进行营救。 17时13分,掩埋的活兔被营救出来。这时,下午受伤的田猛才在医疗组的帮助下赶赴医院拍片,所幸并没有伤到筋骨。

在蚌埠市消防支队开展营救的同时,合肥、淮北、铜陵等消防支队也相继抵达,并迅速投入到救援演练。救援演练中,各支队间同样把团结、合作摆在了第一位。18日20时许,淮北市消防支队完成救援任务后返回营地。可正当大家准备歇息时,指挥部传来指令增援铜陵支队,所有队员拿起设备迅速返回到救援现场,在探照灯下一直奋斗到23时45分。10公里负重徒步紧接着6个小时的救援,回到营地后许多战士没有洗漱便席地而睡,还有很多人鞋子都没有脱。
怀揣降暑药坚守在一线

轻伤不下火线,在高温、暴雨面前,消防战士们也毫不退缩。救援演练的第二天,19日下午,气温高达30多度。马鞍山市消防支队承担的是“坑道救援”任务,队员们需通过狭小的空间破拆三道墙体,才能将受困的假人救出。在只能容下一个人的空间里,马鞍山市消防支队班长张杨需手持重达80余斤的凿岩机,匍匐向前破拆墙体。作业半个小时后,快要虚脱的张杨被其他队员替换下来。

出来后,他满脸灰尘,口罩上的粉尘与汗水凝结在一起。“今天气温本来就很高,凿岩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温度会特别高,一旦碰到皮肤就会起泡。 ”张杨说。在高温中,坚持奋战的还有宿州市消防支队参谋柳听生。下午3时30分,在救援演练现场担任“建筑专家”的柳听生,出现眩晕等中暑症状。服用医疗组送来的解暑药后,仅休息20多分钟,柳听生把剩下的药装进胸前的口袋又投入战斗。“今天的太阳特别毒,脖子上的皮肤被晒伤了,与衣领发生摩擦时特别疼。 ”柳听生说。

前一天还烈日高温,后一天却风云突转,20日下午,救援演现练场下起了中雨,气温陡降。当天下午,淮北市消防支队承担的是“顶撑救人”,战士们需要将重达几千斤的水泥楼板支撑起,再救出被困人员。为准备支撑所用的40余块木板,雨中的战士们单腿跪在地上不停地拉着锯。
演练寻短板攻坚助救援
“演练真正的目的,在于发现我们在地震救援中还存在哪些短板,然后去改进它。简单来说,就是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谈起演练的目的,省消防总队参谋长、此次演练总导演王其堪说。

阜阳市消防支队使用的小推车,就很好验证了上述演练目的。阜阳市消防支队是我省三个重型消防支队之一,大功率发电机、多功能切割机等设备比其他非重型支队要重一倍。在去年首次跨地区地震救援演练中,设备运输推车让阜阳消防支队吃尽了苦头。每发生一次爆胎、捆绑绳崩断、设备滑落等问题,都会耽搁半个小时。演练结束后,阜阳市消防支队便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如何改进重型设备的运输。推车的重心在哪最合适、轮胎直径多少最省力、如何捆绑最牢固,支队长孟向东与几名业务骨干一起钻研。每设计一款车型后,就交由战士们试驾感受,然后再根据意见改进。“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先后研制出4种车型,这次来演练是我们研制的第5代车型了。 ”孟向东说。第5代车型在最后方添加了铁质护栏,可减少绳子承载力;单个大螺丝固定轮胎,可在3分钟完成备胎更换……谈起小推车的优点孟向东如数家珍。通过此次演练,他又在想如何给推车安装助力装备。
党建提战力危难显身手

一手抓作战能力建设,一手抓党建。 5月19日早晨7时30分,参加此次演练的80余名党员代表在救援演练场旁集结,省消防总队副参谋长随晓亮带领大家,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这样的仪式并非走过场,不仅大大增强了救灾演练的真实感,也进一步鼓舞了大家的士气。 ”参加重温誓词的铜陵市消防支队参谋徐祺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党员官兵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是我们演练成功的保证。 ”随晓亮说。

此次跨地区地震救灾演练还得到了众多领导的关心、关怀。 5月18日下午,省公安厅副厅长赵强、省消防总队总队长邹晓宁赶到地震救援演练现场,看望慰问一线参战消防官兵。 5月20日下午,淮南市委书记沈强、省消防总队政委黄远杰来到演练现场,看望慰问参与此次救援演练的消防官兵。

5月21日上午,历时72个多小时的演练完成所有预设项目,圆满结束。 ·本报记者袁中锋·

5月18日下午,省公安厅副厅长赵强、省消防总队总队长邹晓宁专门赶到模拟地震救援演练现场,看望慰问一线参战消防官兵。
5月18日晚,救援演练一直持续到23时45分,阜阳消防支队才将“受困”的假人救出。▲消防战士们推着重达千斤的救援设备,通过山路路段。▲合肥市消防支队搜救犬中队的搜救犬正在演练现场搜寻生命体征。▲蚌埠市消防支队开展综合营救演练项目时,两名评估员负责对他们的操作规程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