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份,“安徽司法”微信微博和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省司法厅专栏平台共展播6名典型人物事迹,根据评选标准和传播指数,最终评选出王岗、张莉两名“最赞心动人物”。
16年坚守调出和谐一片天
王岗,男,1977年出生,1995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合肥市肥西县紫蓬司法所副所长。
2013年,以他个人名义成立的“王岗调解工作室”正式运行,一间房子,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如今,在肥西县紫蓬镇,提起“王岗调解工作室”,可谓无人不晓。用老百姓的话说,这个工作室是当地矛盾的“终点站”、纠纷的“小诊所”。当地老百姓遇到矛盾纠纷时,第一时间就想到“王岗调解工作室”。自调解室成立以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7起,成功率和群众满意率都在100%,成效显著。
今年39岁的王岗在司法行政工作岗位上坚守了16年,他创新工作方法,总结自创“十心调解工作法”和“十法调解机制”,16年来,他成功调解1417起矛盾纠纷,成功避免多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他创新开展系列普法活动,建立学法中心户、开办模拟法庭等,受教育群众25000余人次。 2014年12月,其创办的法制“一条街”及“私人订制”法治讲座,受到司法部和省司法厅的肯定,其做法也被中央及省市多家媒体作为典型经验报道。
不仅人民调解和普法工作,司法所承担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各项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多年来,王岗凭借执着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业务技能,先后20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把法援温暖传递给困难群众
张莉,女,1979年7月出生,1997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任淮北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张莉说:“法律援助就是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方式开展维权服务,为困难人群提供帮助和服务。这种帮助,就是要我们付出爱,这份服务,也是在传递一种温暖。 ”
作为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张莉致力于扩大援助范围,让更多的困难群众享受到法律援助这一惠民政策。积极推动法律援助对象向低收入群体拓展,努力做到应援尽援。
她利用“5.1”劳动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特殊节点,组织中心开展活动,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提高大众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民众的维权意识。
2013年,广安煤矿关闭,工人失业。可厂方却未给予失业工人相应经济补偿,多轮谈判,始终没有达成一致。她在接到失业工人的法援申请后,组织专业律师、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现场办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维权成本。经多次调解协商,136名农民工最终与广安煤矿达成协议,获得补偿25万元。
2015年,在张莉和同事的努力下,淮北法援中心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190件,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800余万元,占全市办理刑事案件比例24%;占社会律师办案案件比例60.8%;占已结案诉讼案件比例77.3%。 2015年,她被评为安徽省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维权行动成绩突出个人和安徽省巾帼优秀志愿者。 ·夏晨洁光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