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涉及儿童食品、服装、安全等方面的消费纠纷呈增长趋势,应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暑假临近,幼儿园及中小学学生很快就要享受假期休闲时光了,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特别消费提示,提醒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树立安全意识,防范消费风险,关注孩子所购买的食品、玩具(电玩产品)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外出游玩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慎重购买街边小食品。消费者陈先生向当地消费者维权组织投诉,称其子放学后,总喜欢从学校旁边小商店购买“辣条”等小食品,且吃得津津有味。他仔细检查后,发现这些辣条、鱼丸等食品,有的食品产地标志不清,有的甚至无生产日期。不久,其子因腹痛就医,被诊断为细菌感染,被迫休学一年。消协建议,购买儿童食品尽量选择商场、超市等大型卖场,不要光顾地摊、流动商贩,同时,家长对有单独消费能力的孩子或留守儿童,应给予科学、正确的消费指导和引导。
新衣物洗涤后方可穿着。孩子放暑假了,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逛逛街,给孩子买几件新衣服。购买的新衣物,特别是内衣、内裤等贴身服饰,一定要洗涤后再行穿着,避免衣物残留甲醛和重金属等对儿童产生不必要的危害。在选购儿童衣物时,一是看标签,是否清晰标注商标、厂名、厂址、商品名称、合格证、产品执行标准编号等;二是看成分标志,特别是幼儿服装,应首选纯棉等织物;三是看装饰物,对于附着塑胶类、金属类等过多装饰物的儿童服装,一定要谨慎购买,防止误吞、误食现象的发生;四是看色泽,深色面料产品染色牢度容易出问题,尽量选择浅色、无印花或少印花的纺织品。
外出游玩一定要看管好孩子,尽量不要离开自己的视线。一些商场、公园、广场等地开设的儿童娱乐游乐场深受孩子喜爱,但少数游乐场因疏于管理或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而威胁着孩子们的安全。消协提醒,节日期间选择外出游玩的家长,在孩子进入游乐场前,应仔细查验这些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要教会孩子懂得如何识别游乐场所的安全警示、提示标志及安全守则等内容,对于较小的孩子要有专人监护,以有效规避风险。一旦发生伤人事件,尽量在第一时间与设施管理人员取得联系,留存证据,特别是同游其它家长的联系方式等,避免事后出现责任认定难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要保留好消费及治疗凭证。 ·钟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