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省高院张坚院长在该院调研
淮北市相山区人民法院创新工作思路,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法院文化建设上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可复制的经验。省高院张坚院长6月22日调研该院时指出,相山区法院在构建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创新发展法院文化、组建审判执行团队、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出现了一些在全省其他法院还没看到的工作亮点,特别是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及文化建设工作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案多人少 法院工作遭遇新瓶颈
该院2015年共受理各类案件6924件,同比上升90.3%,另受理先行调解案件1577件,审执结案5976件,同比上升41.3%,一线法官人均办案234.6件,同比上升90.3%。截至6月17日,2016年度共受理各类案件5201件,同比上升25.57%,另受理先行调解案件1330件,同比上升44%,审执结案2949件,同比上升36.1%。
据当前案件的增长趋势分析,该院全年的案件总量将创新高,而该院的在编干警仅有71人,且只有48人具有审判资格,其中近两年任命的助理审判员就有15人,人才严重断层,中坚力量青黄不接。同时,伴随收案数的持续飙升,超负荷的巨大办案压力也造成法官的严重流失,该院先后有4名干警提前退休,4名干警辞职,3名干警调离,案多人少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创新工作 谱写多元化解新篇章
如何坚持问题导向,破解案多人少这一制约相山区法院发展的瓶颈,是该院党组一直思考的问题。2015年底就确立了“内挖潜力、外拓资源”的工作思路,通过“创新管理、优化程序、整合资源”的方式,在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组建审判执行团队的基础上,把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作为解决案多人少矛盾的有效办法,建立了先行调解、繁简分流、巡回法庭三项制度。该院设立了诉调对接中心,纠纷到法院后,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将案件纳入先行调解程序,根据纠纷的地域分布、行业特点、难易程度及是否有律师代理等情况,分别进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对于通过先行调解未果的案件,立案后,按照繁简分流的原则,对案情简单、标的不大的案件,安排专人通过速调速裁等方式进行审理。对于疑难复杂的案件及时移交审判团队审理。审判团队每年拿出一些案件,在偏远乡村、城市小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医疗纠纷处理部门、工商行政部门设立巡回法庭,就地立案、就地调解、就地开庭、就地开展法律咨询。
张坚院长调研时,相山区法院院长娄勇志现场以流程图的形式介绍了该院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开展情况,张坚院长对该流程图产生浓厚兴趣,并要求随行人员带回深入研究。
文化引领 推进审判工作新发展
近年来,相山区法院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把法院文化建设融入到司法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缓解干警办案压力、提升法院品味的突破口,让高品位的法院文化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固化为制、定型为物,走出了一条以文化培育高素质法官队伍、以文化全面促进法院工作的创新之路。先后提炼了“历史沉淀”、“红色传承”、“绿色发展”和“创新成长”四种文化,以淮北历史上古圣先贤蹇叔的淡泊名利、嵇康的刚正不阿、桓谭的仗义执言等传统美德,引导法官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严格执法、公正裁判;结合淮北作为淮海战役总前委的地域特点,提炼红色文化,激励干警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相山之秀、南湖之美充实法院绿色文化新内容,培养干警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工作生活情趣,减轻干警办案压力;以审判执行团队改革、管理机制改革培育新时期人民法院敢于人先、勇于担当的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审判执行工作的深入开展。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相山区法院先后被最高院授予“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法院法官培训现场教育基地”、“全国法院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先进集体”。
·刘序 王朋诗 法治安徽网 记者 王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