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今日关注 “一线三方”护航留守儿童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6-07-04 16:35:35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七一”前夕,我们走进宿松县公安局,记录下这样一群模范群体的身影——老刑警队员,听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

刑警是高风险职业,也是很多有志青年无比向往、崇尚的职业,刑警身上闪耀着忠诚、智慧、奉献、勇敢的魅力光芒。宿松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自1979年12月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公安民警的优良作风,成为皖西南打击刑事犯罪的一支“尖兵”。岁月沧桑,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仍历历在目。
●警民情谊深

蔡斌清是宿松县公安局组建刑警队后的第一任队长,当时刑警队对内称刑事侦查队,1996年7月更名为刑警大队,由正股级建制升格为副科级建制。

刚成立之初,刑警队仅14名刑警,都是20出头的小伙子,如今他们都离开了为之奋斗了大半生的公安岗位,成了白发老人,而有的已离开人世。

1982年大年初一凌晨,该县二郎铜铃磷矿发生一起爆炸案,致1人死亡,现场炸出一个大坑。蔡斌清与副队长胡明祥、队员张永寿等人赶到现场后,立即驻扎在矿上的一个工棚里,饿了,啃老百姓送来的红薯;困了,趴在铺着稻草的地上打个盹,没日没夜地坚持工作,直到正月初七将凶犯抓获才收兵。

由于当时大家生活都较困难,刑警们每次下乡办案,都住在生产队。人少时到村民家借宿,人多就被生产队安排在祠堂、寺庙、队部等处栖身,什么草堆、牛棚都睡过,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只要见到刑警下乡办案,村民就会主动招呼刑警到家里歇脚,主动向他们提供破案线索。一次,蔡斌清和队员高国民、王建设在九姑区一个村民家歇脚,村民见家里没粮食招待他们,就挨家挨户借一捧粮食,然后凑在一起煮给他们吃。

1989年的一个深夜,陈汉区朱湾乡一家日杂店被人抢劫。刑警队队员们经过一天的追击之后,发现涉案的3名嫌疑人潜入太湖县境内的一处山林里。队员徐国林、王金生、吴绪仁、梅金翔、方智、罗福开等人,不顾连续作战带来的饥饿和疲劳,钻入山林,鸣枪警告,成功抓获两人,逃走的一名嫌疑犯也在当地村民的主动协助下,于次日被成功抓获。
●办案基本靠步行

老刑警华春佑,曾在1987年之前担任过3年的刑警队长。他回忆:刑警队刚成立时,队里只有一辆旧三轮摩托车,直到1985年,才配发了一辆二轮摩托车和一辆二手吉普车,刑警们外出办案,基本都是靠骑自行车或步行;笔录、起诉意见书等都是靠手写,到1983年之后,起诉意见书才启用钢板、蜡纸刻印,后来发展到铅字打印,但速度慢,除文书外,笔录材料仍靠手写。

有年冬天,队员吴绪仁,同时任副队长的余水生一起,从二郎铜铃骑摩托车赶往湖北黄梅县停前镇抓捕一名逃犯,中途摩托车突然发生故障。此时,天下起大雪,抓人要紧,两人便推着车子往前赶,从下午3点推到晚上11点,走了10公里的路程,才到达目的地。之后,两人顾不上歇息,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于当晚将该逃犯抓获。

宿松县地处皖鄂赣三省七县接合部,治安环境十分复杂,特别是跨区域流窜作案比较突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外地人员潜入该县盗窃耕牛、家禽、衣物等财物的案件时有发生。

当时,该县东风、九姑等地,接连发生耕牛被盗案件。那时,耕牛非常贵重,一般的家庭根本买不起一条耕牛,基本上都是多户村民凑钱合伙购买。接到报警后,刑警队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队员开展侦查破案。时任副队长的孙务本带领队员万明光、王建设、高国民,经过一个月的调查走访,终于发现盗窃案系湖北蕲春县的犯罪分子所为。随后,他们一行5人从陈汉区,翻山越岭,步行去蕲春县追回被盗的耕牛。在回来的路上,他们每人手上都牵着一条耕牛,还要每天牵牛吃草,定时找池塘、水沟喝水;有时,他们自己渴了,也用手去捧水喝。一去一回,日夜兼程,耗时半个月。
●胆大心细破难案
“胆大于身、心细如发”,这是每一个刑警队员们历练出来的职业精神。

1980年1月,因抢劫被判刑20年的王某,从监狱越狱逃跑,并伙同他人继续从事抢劫犯罪活动。队员黄建国接受任务后,立即开展追捕工作。同年2月的一天,他在走访群众时,获悉王某藏匿在县城一民宅内,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通知队友,黄建国火速赶到王某藏匿的处所,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只身将负隅顽抗的王某擒获,为此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1982年加入警队的老刑警队员牛守庆说,正是凭着大家难能可贵的职业精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年刑事案件发案数均在200起左右,破案率在80%以上。

1986年,该县佐坝地区发生一起恶性案件,犯罪分子挖洞入室盗窃被发现后,残忍地将一对母子杀害。刑警队队员们经大量排查,发现一嫌疑男子,但因拿不出充足证据而无法认定。就在此时,队员们突然收到一封从湖北黄梅县寄来的匿名信,写信人称该案系黄梅县独山区一人所为。案件侦查一个月了,写信人咋不早写?为啥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写信来?一连串疑问在队员们的脑海里盘旋。

大家立即围绕该信封和纸张开展追查,很快发现与嫌疑男子家门前商店出售的一模一样。经询问店主,嫌疑男子曾在商店买过信封和纸张。经笔迹鉴定,匿名信系该嫌疑男子书写,案件成功告破。原来,该男子为转移警方侦查视线,躲避打击,冒充湖北黄梅县人,从黄梅县寄信到刑警队。孰料“聪明”被细心的队友们识破了。

宿松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自成立以来,至今已历经了8任队长,数百名同志曾在这个岗位上战斗过、拼搏过、奉献过。其中不乏有着3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他们的身上,不仅展示了一名合格刑警所具备的一切素质,更凸显了一名合格党员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无限热爱。尽管他们身上的故事已尘封在时光的隧道,但他们身上所展示出的敬业奉献精神,永远值得后来人传承和发扬。

离开刑警岗位30年的老刑警队员华春佑,对当年的工作经历仍记忆犹新,如数家珍。至今,家里还保存着他穿过的白警服、草绿色警服,以及老照片。如今,他的两个女儿也继承了父亲的职业,都当上了警察,并成为单位里的骨干。

孙春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