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禁毒!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地处皖西北,拥有230万人,位居全国人口第一大县的临泉,就被毒品问题长期困扰着。
20多年来,虽经几次集中整治,但由于毒品问题固有的顽固性、反复性、隐蔽性等特点,一直未能根本解决。 1999年,临泉被国家禁毒委、公安部列入首批13个全国毒品问题重点整治地区之一。经过数年努力,2004年该县毒品问题“摘帽”。但因长效管控机制未能有效建立,2011年初再次被国家禁毒委列为全国毒品问题重点整治县,2014年5月被国家禁毒办约谈。
面对严峻毒情,在国家禁毒办的关心指导下,在省、市的关怀重视下,临泉把毒品整治工作上升为党政工程,构建形成了党政主责、公安主力、成员单位主动、工作机制主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禁毒工作格局;举全县之力,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全警参战,通过打防管控,逐步完善建立起一整套禁毒、铲毒、疗毒的长效机制。打防并举、清内剿外,成效显著。2015年12月,国家禁毒办将临泉由“挂牌整治”地区降为“通报警示”地区,取得了临泉毒品整治工作的阶段性胜利。与此同时,在禁毒整治的龙头带动下,该县公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刑事案件总数和八类案件数逐年下降,社会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观。 2015年,临泉群众安全感位居阜阳市第一。
举全县之力不负上级重托:
打 防 相 得 益 彰
请允许我们把聚焦临泉禁毒工作的镜头,定格在2014年7月。
临泉毒品问题引起了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临泉禁毒工作。时任省委书记张宝顺、现任省委书记王学军等领导亲往临泉,调研督导整治工作;省公安厅成立以副省长李建中为组长的临泉毒品问题集中整治领导小组,从厅直机关和有关市抽调50人组建集中整治指挥部,由副厅长许刚任指挥长,坐镇临泉,组织、指挥侦办重大涉毒案件,督导、协调集中整治。阜阳市以临泉为主战场,在全市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禁毒整体战,从市公安局抽调40名民警成立打击专班,由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王明华带队常驻临泉,负责案件攻坚。省、市集中全省、全市之力开展一县毒品整治,开全国禁毒之先河,为临泉彻底根除毒患打下坚实基础。
临泉县公安机关作为禁毒先头兵和主力军,深入探索毒品整治规律,强化薄弱环节,丰富战术体系,力求打得更准、管得更严、防得更到位、控制更有力。
——打:打中要害打出声威
临泉禁毒工作坚持既打大又打小、打人又打财,以打击减少供给,以打击促整治保民安。按照李建中副省长“五个一定要”、“四个不能漏”的要求,县委、县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组织县、乡、村千名干部深入到乡镇、村组,全面开展涉毒排查,滚动摸排53.9万户、221.7万人,累计摸排重点涉毒人员6385人,为精确打击提供有力支撑。出台禁毒举报奖励办法,最高可奖励30万元。 2014年以来,共接到群众举报线索500余条,兑现奖金109.2万元。
临泉县公安机关将打贩、查吸、强戒任务分配给全局50个单位691名民警,使“部门有指标、人人有压力”。禁毒专业队在省市专班的指挥参与下,先后破获部目标案件13起、省目标案件7起,打掉贩毒团伙22个,摧毁跨国贩毒网络14个;扣押车辆64台、查封房产18套,查控冻结涉毒资金1820万元,彻底粉碎犯罪分子“枪毙我一个,幸福几代人”的幻想。为给临泉减负,13起部目标案件全部移交阜阳其他县区办理,全市协同围剿临泉毒贩。其他单位积极侦办零包案件,以打零包萎缩消费市场。两年来,各派出所共破获案件176起、查获吸毒人员1081人,分别占全局的60.7%、76.9%;政工、纪检、警保等局直单位破案28起、查获吸毒人员96人,分别占9.7%、11.1%。
针对涉毒历史较长、毒害较重、影响较深的重点乡村,按照“外贩必查、定点清剿、拔点端窝、震慑同乡”要求,临泉先后9次组织3800余名警力,对临泉庙岔、姜寨、瓦店等55个重点涉毒村、420个涉毒家庭进行突击围剿清查,查获涉毒违法嫌疑人96人,缴获海洛因、冰毒等毒品1500余克,制毒原料400余克,毒资7万元,铲除罂粟3179棵,形成强大的震慑力量。
与此同时,选派8名高素质中青年民警,建立驻粤、浙、津等4个工作组,并与河南周口、驻马店等周边县市签订协作协议,建立协作机制。向重点地区发送重点涉毒人员信息1162条,掌握工作主动权,协助浙江警方侦破部督案件一起。在工作中,临泉警方将掌握的涉滇情报线索毫无保留地反馈给对方,并将多名具有重大贩毒嫌疑的人员信息数据,导入云南省厅信息预警平台。全县警力密切配合外地兄弟公安机关到临泉缉毒,并在警力、车辆、技术、情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近两年来,共配合内蒙、陕西、河南等7个省以及省内六安、合肥、淮南等9个市公安机关查办毒品案件3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3人,达到了借助外力、实现共赢的目的。大同警方、杭州警方专程赠送牌匾表示感谢。
——防:防住重点防出实效
在禁毒工作中,该县坚持关口前移、重在预防,将毒品宣教工作提升到首要位置,构筑防毒拒毒“防火墙”。
以青少年为重点,建立起青少年远离毒品的隔离带。全县各中小学校每月至少开设两节毒品预防教育课,举办中小学禁毒知识竞赛、漫画大赛、征文比赛,传播禁毒知识;建立学校禁毒教育绩效评估机制,对校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进行考核,凡学生在校期间及初中毕业5年、高中毕业3年内有涉毒行为的,实行责任倒查。 2015年以来,全县新发现吸毒人员271人,18岁以下的仅2人。
该县将2011年以来打击处理的涉毒人员情况制成图版,张贴在犯罪人员户籍所在村,用熟人案例警醒群众;抽调民警组成禁毒宣讲团,组织开展禁毒题材戏曲、微电影、漫画等巡演巡展,将庙岔镇毒贩冯某某被没收的楼房改为禁毒教育基地;建立“临泉禁毒宣传”微信公众号和QQ群,建成“临泉禁毒举报”手机客户端APP。变“一个人影响一圈人”为“一圈人影响一个人”,提高涉毒人员周边熟人的免疫力和影响力,切断吸毒传播链条。
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涉毒败家、染毒可耻”的观念逐步形成,淳朴的乡风民俗和劳动致富的观念正在回归。县乡干部、群众积极主动,把禁毒工作作为一个光荣、正义的事业,举报涉毒违法犯罪越来越多,出现许多母亲举报儿子、媳妇举报公公、老婆举报丈夫的事例。
党政联动全警上阵全民皆兵:
管 控 密 织 防 护 网
2016年3月31日,在全县开展的集中清剿行动中,庙岔镇党委政府主动组织100多名镇村干部,联合公安机关百余名警力,由镇村干部带路,对全镇涉毒人员进行清查,表明了镇村干部从“不敢管”“不想管”到主动作为思想的转变。“窥一斑可见全豹”。临泉各乡镇各部门迅速联动,主动作为,全警上阵,全民皆兵,管控结合,密织一张看不见的防毒禁毒疗毒网。
——管:担当尽责勇于严管
在禁毒工作中,临泉县广大干部和公安民警深深明白,吸毒人员是受害者,也是群众,一定要竭诚伸出双手,帮助他们脱离毒害、重获新生。
县委、县政府组织3000多名老党员、老干部、老先进、老教师、老军人“五老”志愿者和33个“妈妈帮教团”,对吸毒人员进行亲情帮教,目前已成功帮扶吸毒人员312名。新建吸毒人员“阳光就业基地”,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分散安置就业,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公安机关立足职能,“强”字当头,敢于严管,全力杜绝毒品需求。该县设立毒品检查站,采取“情报先行、动态查缉”战术,开展路面查缉。先后查破案件30起,刑拘43人,查获毒品5000余克,查处吸毒人员202人,强戒49人,其中毒驾2人。全县设立了57个信息采集点,重嫌必检、酒毒同检、入所必检、场所严检,力求对吸毒成瘾人员应收尽收。先后发现吸毒人员90人,其中涉及毒品犯罪78人。对全县娱乐场所、网吧和旅馆进行不间断清查。加强出租房屋管理,并将清查范围从城区延伸至乡镇,拓展查处广度。先后查获吸毒人员153人,强戒42人。
——控:包保到人全程管控
全县建立32个社戒社康工作站,形成乡镇党委政府组织领导、禁毒办指导协调、司法所具体承接的社戒社康工作机制。
该县将吸毒人员录入禁毒管理系统,实行社区管控。建成“临泉禁毒工作管理平台”,架起公安机关与乡镇协作桥梁。制定《临泉县公安局吸毒人员到期出所衔接工作规范》,派出所在接到吸毒人员出所通知后,及时到拘留所或强戒所接回,落实管控,实现“无缝对接”,严防脱管失控。目前,吸毒人员管控率达到84.8%。
自2014年11月起,对在册吸毒人员进行逐一核查尿检,了解目前状况、现实表现、管控措施,分类录入、分级管理,最大限度地排查出吸毒成瘾人员。
为保证禁毒工作常态化,临泉县成立以县委书记邓真晓为禁毒委主任的县乡村三级指挥体系,配齐配强毒品整治重点乡镇领导班子和派出所长,将84名优秀干部派到8个乡镇、42个重点村任职,一派两年,开展禁毒教育,管控涉毒群体,助推经济发展。 2015年,该县申报招录公安民警70名,同时从外地选调民警28名,缓解警力不足问题。将禁毒专项编制从原有的26人扩充为60人,专门成立特侦大队和禁毒情报中队,服务、支撑禁毒工作。与此同时,该县专门研发建成“禁毒工作管理系统”、“禁毒预警系统”、“禁毒举报”手机客户端,织密“天网”,探索建设数字化、立体化防控系统。
保障有力机制健全领导关注:
乘 势 追 击 持 续 发 力
在工作中,全县禁毒工作建立完善各种长效机制。县里每月对乡镇“五率两禁”落实情况进行排名,年终总评,兑现奖惩;乡镇据此对行政村进行考核;县公安局一日一排名、一周一通报、半月一推进、一月一奖惩,对先进单位进行奖励,对落后单位颁发黄牌警告,先后兑现奖金333万余元。县政府将禁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14年以来共拨付禁毒经费8155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1%;县公安局先后投入禁毒经费2540余万元,全额保障禁毒工作需要。与此相对应的是,对禁毒工作不力、不主动作为、近亲属涉毒的,一律予以处分、直至免职;对意志不坚定、工作不力的干部,坚决清理出队伍。 2014年以来,有32名干部因禁毒工作被党政纪处分,其中1名乡镇党委书记、2名派出所长、4名村干部被就地免职, 6个乡镇党委书记、派出所长被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扣发工作津贴,3个重点乡镇派出所长进行了轮岗。
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宋国光认为,禁毒整治实战是一场血与火的洗礼,全县政法干部队伍得到了锻炼,锤炼了作风、增长了才干,坚定了打赢毒品整治工作的信心。尤其是在公安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多名民警英勇负伤。禁毒民警卞飞虎在赴外地执行任务抓捕毒贩时被飞驰的车辆撞成腿骨粉碎性骨折,民警彭大召等人在云南冒雨跟踪毒贩时差点坠入悬崖,民警李强等在守候毒贩中在青纱帐里蹲了3天3夜,还有许多民警一连数月不进家门,为了临泉的禁毒事业,他们付出了难以言喻的艰辛和汗水。整治以来,先后有多名民警立功受奖,其中一等功1人,二等功2人,三等功15人,先进个人9人。
2015年12月23日,临泉县由全国毒品问题“挂牌整治”地区降为“通报警示”地区。省委书记王学军,省长李锦斌,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立全,副省长、禁毒委主任、公安厅长李建中先后作出批示,要求临泉巩固成果,严防反弹,推进整治工作常态化;市委召开四届十次全委会议,把禁毒工作纳入阜阳市“十三五”规划,阜阳市委就临泉禁毒整治工作专门强调,要求以零容忍的打击态势、零懈怠的工作作风,继续深化临泉禁毒攻坚战。阜阳市委书记于勇、市长李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刘立兵,副市长方旭深入临泉一线具体指导,临泉县委、县政府及时层层传达全国禁毒重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党政联席会、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多层面会议。县委书记邓真晓5次单独听取禁毒工作汇报,同时连续召开省市进驻临泉工作专班、县禁毒办、公安局以及涉毒重点乡镇党政机关主要领导、派出所长等多部门、多警种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梳理问题,评估进展,规划措施。县长梁永勤亲自作禁毒工作报告,副县长符国风、挂职副县长刘永平深入重点乡镇督查,经过实地调研,出台《临泉县2016禁毒工作要点》,突出打击外流贩毒、强化吸毒人员管控、筑牢拒毒防毒隔离带三大重点,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坚持不懈抓好禁毒斗争。全县上下将禁毒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谋划和部署,省市县共同研究编制了《临泉禁毒三年规划》等文件。完善省市县三级驻点工作机制,省驻县,市驻镇,县驻村,层层压实责任,三级捆绑,延伸整治力度。
2016年3月16日,临泉召开将“禁毒斗争进行到底”暨2016年禁毒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全县四大班子成员,县直单位、各乡镇党政负责同志及村(社区)干部近千人参会,目的就是将全国禁毒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名党员干部,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宣誓:不松劲、不喘气,继续打好持久战、全民战,在去年的基础上,把禁毒工作抓实、抓紧、抓到底,坚决将禁毒斗争进行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从2016年1月开始,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不间断地开展了“1·15”、“3·03”、“3·31”等3次集中清剿行动,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9名,缉捕逃犯3名,查获吸毒人员25人,强制隔离戒毒7人。
该县结合当地实际,持续开展“守护平安—春季扫毒会战”、“平安使命1号—打击毒品犯罪攻坚战”,确保禁毒严打力度不减。通过持续不断的打击整治,全县前五个月本地案件和外流贩毒案件的人均缴毒量同比均有大幅下降。本地案件案均缴毒量下降74.3%,外流贩毒案件案均缴毒量下降81.7%。
临泉县党委政府竖起大旗、扛起责任,向全社会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表明禁毒立场,把禁毒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放在首要位置来抓,禁毒工作才真正做到了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取得实效。该县把禁毒重点整治功夫下在平时,全程跟进、常态推进。县禁毒办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每月调度一次工作,通报问题、解决困难;县禁毒委每季度调度一次,对落后单位个别约谈,压实责任。
禁毒工作是一场非赢不可的硬仗,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临泉县公安机关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公安机关的精心指导下,团结全县党政干部,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切实打好这场禁毒人民战争;以更加严厉的手段,彻底打消毒贩铤而走险的欲望;以更加严密的管控,最大限度地降低吸毒人员的社会危害;以更加深厚的感情,切实筑牢群众和毒品之间的隔离带;以更加有力的保障,整体提升禁毒斗争的战斗力;以更加精准的考核,全面压实毒品整治工作责任;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打赢毒品整治攻坚战、阵地战、持久战,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禁毒工作长效机制,持续发力,锲而不舍,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为实现禁绝毒品的目标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