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电脑、手机、微波炉、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以及电气线路和通讯基站等都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目前,针对环境中电磁波已有相关安全标准进行规定和规范。在我国,GB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规范了人们经常居住和活动场所的环境电磁辐射,但不包括职业辐射和射频、微波治疗需要的辐射。因此在一些特定区域,如计算机房、医院、仪器仪表间等电子电路分布密集的场所,或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测试证明环境中确有较高能量电磁波的,建议在必要时使用具有较好屏蔽效能的防护服产品进行适当防护。电磁辐射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关键在于暴露的时间和强度,孕妇所接触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生活中常用的电视、电脑及手机及家用电器,国家对这些家电及通讯产品的电磁辐射都有严格的要求,合格产品对人体是安全的。
由于消费者对电磁辐射的危害普遍抱着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使得孕妇防辐射服愈发受到公众的关注,防辐射服行业得以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完整的孕妇防辐射服产业链,孕妇防辐射服产品已初步呈现出品牌化和规模化的特征,产品更新迭代频繁。面料是主宰防辐射服科技含量的关键要素,也是决定其产品价值、防护能力的直接因素。服装的防辐射服面料由最初的铜镍涂层材质,逐步发展到金属纤维、银纤维。一代铜镍涂层材质防辐射服目前仅被允许在工业领域使用;二代金属纤维防辐射服虽然具有透气性、屏蔽效果较好等特点,但由于其金属丝易折断、不耐洗涤、舒适性差等问题,也逐渐被市场淘汰;三代银纤维防辐射服舒适度高、韧性更强,具有较好的防辐射以及耐洗性能,成为了时下相对主流的孕妇防辐射服产品。
2016年1~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实体店和互联网销售的21款的防辐射服开展了比较试验,分析了目前市场上不同价位、不同款式、不同材质的孕妇防辐射服对生活及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各频率电磁波的屏蔽效果,并对比样品单次洗涤后电磁波屏蔽效果的变化。依据本次比较试验的相关数据及结论,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
特定场所辐射较强,还需防护。虽然日常生活场所中存在的电磁波一般不会高于我国环境电磁波标准规定的限值,但对于孕妇而言,如果是在特定的工作场所,例如存在较强电磁波辐射的工作场所,或经检测证明环境中确有较高能量电磁波的场所,还是应使用具有较好屏蔽效能的防护服产品。
辐射来源方向不同,按需穿戴。本次结果显示,孕妇服的款式对屏蔽效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日常生活中的电磁辐射来源多样,其方向也不仅来源于正面,本次测试的所有款式孕妇防辐射服中,肚兜对正面入射的电磁波防护性能较好。但是,当电磁波入射方向较为复杂时,推荐使用能够覆盖全身的防辐射服,比如长款马甲裙或防辐射类服装。
按说明书进行护理,保证性能。由于防辐射服的材质不同于其他普通服装,因此在清洗、晾晒、保存等方面需特别注意。比如,银离子的服装应注意防止氧化,保存时尽量隔绝空气。在清洗前详细阅读标签上注明的洗涤方式,采用分开手洗的方式,切勿浸泡、揉搓、干洗、暴晒。建议消费者尽量减少洗涤次数,控制洗涤强度。清洗后的孕妇服最好置于干燥避光的地方,以确保其屏蔽效能。
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增强意识。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应注意电子产品和设备的使用时间和使用距离,控制电视、电脑、手机的使用时间,避免过多地暴露在电磁波辐射强度较高的场所。
钟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