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债权流转化解企业17亿担保债务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6-08-31 16:44:34

我省最大民营担保公司借法院科技系统脱困

本网讯 曾经安徽最大的民营担保公司,却深陷债务危机,拿着数亿元的债权,却不能兑现,欠下银行担保债务17亿元又官司连连。安徽海汇金融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海汇集团)下属的安徽海汇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汇担保公司)一度身处两难境地。这一备受关注的担保公司债务危机,却在8月23日的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工作推进会上,传来好消息。海汇集团负责人黄林现身说法,原来这一17亿元的债务通过瑶海法院债权流转系统,两年间只剩下1亿元债务。

黄林称,海汇集团是“试药者”,在深陷债权债务纠纷中,通过瑶海法院的债权流转系统,成为债务化解的最大“受益者”。

2014年10月,海汇担保公司背负数亿元的银行担保债务。债务化解期间,为加快债权回收,海汇集团以债权抵付等方式收购了凤阳信源房产公司和房产项目,但是这一项目本身就因为拖欠工程款被查封,身负上千名购房者的讨房官司和农民工欠薪官司。由于部分官司在瑶海法院起诉,辖区企业身负巨额债务,引起法院的重视。

法院通过多方调查研究,在与技术研发公司合作多日后,出台了《关于应收账款债权凭证(合同)流转抵销债权债务化解矛盾纠纷减少诉讼破解执行难的实施方案(试行)》,为案件当事人尝试通过诉调对接,应用应收账款债权凭证流转。

海汇担保公司在法院调解下,尝试应收账款债权流转。即工程方将对该项目的应收工程款,转换成小额可抵扣房款的债权,然后转让给下游材料商、农民工持有或继续转让,最终抵给了愿意购买该项目房产的购房户抵购房款。至今年春节前夕,通过上述举措成功解决了20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并基本完成了项目建设,同时还一举解决了1700户购房群众的住房问题。

2016年7月初,在瑶海区法院调解工作站的调解下,债权人黄先生接受了债务人信源房产公司持有的记载50万元债权的应收账款债权凭证。之后,他又转让给了自己的债权人,冲抵了债务,不用借钱和融资就解决了债务纠纷。尝到甜头的黄先生再次找到债务人信源房产公司和担保人海汇担保公司,要求将剩余的359万元债权也开具成小额应收账款债权凭证进行流转。

两年的时间,通过诉前调解和债权凭证(合同),无需缴纳诉讼费,海汇担保公司顺利度过危机。

记者了解,应收账款债权流转系统是法院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债权流转的新一代电子支付服务体系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对于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应收账款债权关系,登记出具纸质或电子应收账款债权凭证(合同),进行流转抵销。

在8月23日的诉调对接工作推进会上,瑶海法院透露,该院已经与省工商联商会调解中心联合设立了“瑶海调解工作站”,引入应收账款债权流转系统,进行调裁对接工作试点,以债权流转方式化解商事纠纷。此外,瑶海法院还将推动在线调解、在线立案、在线司法确认涉及应收账款债权凭证(合同)流转的融资、担保纠纷,正确认定融资关系、担保效力,支持和引导中小微企业通过该流转方式,加快化解各市经济主体的矛盾纠纷。 (周晓丹记者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