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提升基层公安机关实战能力,推进一线接处警岗位执法规范化,铜陵市公安局在进行警务机制改革的基础上,开拓思维,创新试点,在铜官分局探索建立了执法执勤行为“三规范、四强化”警情处置科学模式。 11月5日,在全国公安机关基层警务工作暨“110”接处警工作会议上,铜官分局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铜陵经验受到了全国同行的高度肯定,充分展示了铜陵公安工作的成绩和风采。
规范接处警流程。执法工作被称之为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接处警流程规范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铜官分局针对辖区“110”接处警工作面广、量大、警力短缺、矛盾纠纷复杂、处理难度日益加大等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严格的接处警工作流程。构建起了简洁明了,规范性、步骤性强的系列操作指南,促进一线民警规范化、标准化处置警情,确保了接处警各个环节的工作衔接有序、科学规范、有章可循。
规范常见警情处置。分局坚持由繁入简,制定《铜官公安分局常见警情处置操作规程》,依据十类常见警情操作规程,民警可以按图索骥,做好应做的事,大大减少了警情处置不规范行为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了警情处置效能。通过详细规定十类常见警情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法律依据,使基层民警更熟练的掌握“正在实施暴力行为的肇事精神病人的处置”、“酒后肇事的处置”、“伤害案件现场伤员的处置”等常见警情的处置方法,有效缓解了一线民警的应对、处置压力,切实提升了一线民警的实战能力。
规范执法执勤用语。为进一步提升分局规范执法水平,促进依法、公正、文明、高效执法,规范分局民警的执法执勤行为,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了《铜官公安分局执法执勤语言规范》。引导民警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查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接待群众投诉、求助,接处警、处置其他警情等任务时,更加规范的使用执法用语、文明用语,更加熟练的应用法律语言,减少了接处警过程中因语言不规范、不文明而引起的群众投诉,大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强化组织宣传。公安部、省、市开展“110”减负专项治理工作部署后,铜官分局党委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专项治理领导工作小组、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牵头单位负责人,并制定了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分局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板报、互联网及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正确使用拨打“110”,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宣传,恶意报警和扰警警情同比下降20%。
强化内外监督。分局严格落实接处警登记制度,对处置结束的案(事)件及时回访。严肃查处有警不接、指挥不力、出警迟缓、处置不规范等行为。通过定期邀请警风警纪监督员全程参与分局110接处警模拟警情测试,对民警接出警是否规范、警情处置是否规范、执法执勤用语是否规范开展现场督察,大大提升工作成效。同时,通过重点查处群众对报警求助、控告申诉等执法执勤中态度冷漠、语言生硬、消极应对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对规范接处警工作的外部监督。
强化绩效考核。分局着力强化“110”接处警规范工作日常考核,将“110”接处警工作规范考核纳入分局民警全员绩效考核,与评先评优挂钩,有效地提高了一线接处警民警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局面。同时,通过对所队接处警工作的月考核,科学量化了派出所“110”接处警工作成效。
强化权益保障。为维护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严肃性,保障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确保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消除民警在正当执法活动中的后顾之忧,依法打击各类恶意报警、阻碍民警正当执法的行为,分局专门成立保障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工作组。今年以来,分局办理阻碍执行公务刑事案件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办理行政案件7起,处理违法人员8人。
通过试运行,“三规范、四强化”警情处置科学模式工作成效明显,极大地减轻了基层民警接处警负担,全面提高“110”接处警工作效能。 2016年以来,在省公安厅“110”接处警工作检查督导中,分局的出警速度平均在3分40秒,处警民警单警装备、执法记录仪、对讲机携带率达到100%。 2016年6月至10月,在回访的 9458起警情中,群众满意率达99.36%。 陈庆荣 本网记者 江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