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界首市胡集法庭大门口鞭炮齐鸣,辖区代桥镇村民朱大明老两口把写有“真情为民”的锦旗送到张红梅庭长手中说“太感谢了!不是你们下功夫调解,俺儿子这个家就散啦,孙子可能也没有了。”
几个月前的一天,老朱怀孕六个多月的儿媳妇郭娜娜起诉到胡集法庭,要和朱少华离婚,并坚持要打掉腹中的孩子。张红梅与副庭长刘丽涛商议,他们认为挺着大肚子来离婚并不多见,其中定有隐情。决定立即启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先了解情况再说。法庭会同当地镇村两级妇联同志深入村里了解情况得知,郭娜娜与朱少华本系同学关系,大学毕业结婚后双方在省城一家电子公司上班。2015年1月生下一女,郭娜娜独自回到家乡抚育孩子。由于生活习惯及方式不同,其与公婆的矛盾愈发紧张起来。在原告怀孕六个多月时,郭娜娜与朱少华再次发生争吵,朱少华失去理智动手打了小郭几巴掌。郭娜娜一气之下带着周岁的女儿回到娘家生活。遂一纸诉状把朱少华告到法庭,要求离婚,并坚持将肚里的孩子引产。
在充分了解情况后,胡集法庭电话强令在省城的被告朱少华迅速回家,并严厉的警告他,根据《反家暴法》的规定,丈夫对怀孕在身的妻子不理不睬是一种严重的冷暴力,属于家庭暴力的一种,不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还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二是会同妇联和双方行政村的干部去做原被告双方家庭的工作,让朱少华把临产的郭娜娜接回婆家。与此同时,做好后续跟踪回访工作。在法庭的督促下朱少华带着郭娜娜到医院检查身体。
最终,在法官、妇联、社区干部的齐心多元调解下,原告撤诉,双方握手言和。12月初,郭娜娜在医院顺利产下一子。朱大明两口子喜得孙子,高兴的合不拢嘴,逢人便说“是法官救了一条命,救了一个家庭。” 为感谢法官的倾情调解,于是出现了文中开头的一幕。 (涉案人物除法官外均为化名)
(季守方 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