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滨湖交调委首案成功化解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6-12-23 14:35:35


“纠缠了这么久,终于了结了。 ”拿到姗姗来迟的赔偿款,郑某十分感慨。12月22日,记者获悉,一起跨越3年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争议案件,于近日在合肥市滨湖新区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滨湖交调委”)得以成功化解。据了解,这是该调委会成立后受理的首起案件。

12月1日,在合肥市包河区司法局、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滨湖大队的密切配合下,滨湖交调委正式成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滨湖交调委与蓝天法律服务所签约,由后者安排2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并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滨湖交调委受理的第一个案件就十分棘手。这是一桩纠缠了3年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争议案件。 2012年12月25日,李某驾车沿着省城徽州大道由北向南行驶至与锦绣大道交叉口北侧附近时,不慎驶入路中绿化带,直接导致5车追尾的交通事故,5辆车及绿化带均不同程度受损,另有2人轻微受伤。经交警部门事故认定,李某对此次事故负全部责任。

事故发生后,经过数次协商,李某与其他车主及受伤乘客都达成调解协议,只有与受伤的郑某就赔偿金额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两人甚至在交警部门调解现场,上演过“全武行”。“他是‘狮子大开口’,张口就要2万,我没那么多钱赔。”调解员韦法成记得,他第一次打电话给李某时,被对方一口回绝。“毕竟人家受伤了,花了医疗费,还耽误了正常上班,拖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第二次电话沟通,冷静下来的李某被韦法成说服了。做通了李某的思想工作,调解员再劝慰郑某,让其退让一步。通过多次“背靠背”、“面对面”的调解,12月18日,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由李某一次性赔偿郑某医药费、误工费等合计6500元,当场给付。签订完《调解协议书》,李某向郑某伸出了手,曾经怒目相向的两个人握手言和。 

周少华 本网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