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大会表彰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全系统防汛抗洪抢险记功集体和个人,2016安徽司法行政年度榜样人物。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7-02-10 15:40:51


大会表彰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全系统防汛抗洪抢险记功集体和个人,2016安徽司法行政年度榜样人物。
这次会议上,厅党委书记、厅长洪禹候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安徽司法行政工作成绩,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洪禹候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厅党委组织带领全系统广大干警职工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务实为统领,深入推进平安安徽、法治安徽和过硬队伍建设,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会议由省司法厅副厅长夏月星主持。厅领导张国安、夏训发、沙奇志、胡之春、黄冰霓、杨晏平,省监狱局政委许晓刚,省戒毒局政委程志先,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院长胡来龙、党委书记张国昌出席会议。各市、省直管县司法局局长,省监狱局、戒毒局、警官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各监狱、戒毒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厅直各单位、厅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参加会议。
——突出思想引领,司法行政理念有了新提升

省司法厅党委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坚持以变应变、以新应新,不断增强司法行政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提出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安徽现代司法行政体系的思路和举措。

着眼强化固化“改造为本”格局,完善确立了“安全为先、改造为本、依法治理、科学发展”安徽现代监狱治理理念;

着眼戒毒转型定型发展,在原有“三分四期”模式基础上,丰富完善为“3451”安徽戒毒新模式;

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资源整合,总体构建覆盖全省的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着眼打造效能司法行政,大力开展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节约型“五型”机关创建;

着眼推进系统融合发展,丰富完善了“双向联系”长效机制;

着眼过硬队伍建设,提出并践行“四措并举”、“六管齐下”的“大政工”思路。
——创新治理方式,维护社会稳定取得新成绩

中国特色现代监狱建设扎实推进

全省监狱系统连续12年实现安全稳定。

编撰出版国内首部《中国现代监狱建设》专著,深化“511”教育改造模式,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实现全覆盖,4.5万余名罪犯获得劳动技能证书。

修订《罪犯计分考核办法》,统一全省减刑假释提请标准和幅度。无差错办理减刑假释66699人,18所监狱建成数字化法庭,20所监狱全部实现减刑假释案件网上办理。
戒毒转型定型全面巩固

全面完成劳教制度改革,平稳顺利实现戒毒场所转型,场所实现连续9年“六无”,连续19年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全面确立教育戒治主业地位,创新实施“3451”安徽戒毒新模式,率先启动自愿强制隔离戒毒,实行戒毒艾滋病患者集中管理。
社区矫正管理规范有序

我省自2006年开始试点以来,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7万多人,累计解除13.2万人,再犯罪率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注重工作体系建设,成立省社区矫正管理局,所有市、县、区社区矫正机构建设实现单列。注重制度体系建设,先后建立健全30余项制度,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
调解帮教作用持续发挥

强化特定领域组织建设,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135个、专家库215个,医患纠纷调委会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强化矛盾纠纷集中调处,实施人民调解防护网工程等专项攻坚活动,十八大以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5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98%。

强化安置帮教衔接管理,深入推进黄丝带“十百千万”精准帮扶帮教项目,大力推进远程帮教会见系统应用,全面开展安置帮教对象大排查活动,摸排脱管漏管人员1537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率、帮教率分别达97%、 99%。
——聚焦主题主线,服务发展能力实现新提升

积极服务社会依法治理

十八大以来全省律师接待各类信访事项8.9万多件,参与接访群体性事件2370起,接访化解各类纠纷8748件。

加强法律顾问工作,推荐律师担任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着力服务党委政府依法决策、企业依法经营。截至目前全省律师共担任法律顾问16941家,其中政府法律顾问2208家。
创新服务法治社会建设

十八大以来,全省举办法治讲座9000余场次,开展普法活动达350万余人次。完成六五普法总结表彰,94个单位、个人获全国表彰,数居全国前列。

启动部署七五普法工作,省委省政府批转了“七五”普法规划。落实普法责任制度,强化重点对象学法,重视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治教育基地规范化、标准化。
主动服务经济转型发展

十八大以来,全省办理律师案件70.6万件、公证案件172.2万件、鉴定业务32.8万件,年均增长分别为19.5%、5.4%、20%。

围绕全省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五大发展行动”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出台具体实施意见,搭建平台组团服务,着力提升服务成效。

在全国率先发布“十二五”安徽律师社会责任报告、律师行业年度发展报告,组织律师公证员开展了服务试点省、示范区和皖北地区发展专项活动;部署开展公证行业群众满意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公证服务提升年”、“公证便民惠民服务年”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司法鉴定行风建设专项活动,扎实推进司法鉴定规范化管理,推进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纳入统一管理。
着力服务保障改善民生

十八大以来,全省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4.8万件,年均增幅达12%,为38.2万多名受援人挽回损失或取得经济利益42.4亿多元。

出台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部建成,信息化平台一期建设纳入全省电子政务重点工作计划。修订《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不断扩大援助事项范围,法律援助工作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农民工专项维权行动成为安徽特色品牌。
——聚力强基固本,基层基础建设迈出新步伐

积极推动地方立法

制定全国首部法治宣传教育地方法规,修订《安徽省关于律师执业的若干规定》、《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
稳定推进重点改革

完成人民监督员管理改革试点,出台我省深化律师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等,发布全国首个司法行政改革白皮书,目前全系统共完成各级改革任务36个。
规范权力有效运行

全面建立“3+2”权力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中介服务清单制度,实现了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圆满完成历年国家司法考试组织实施工作。
全面夯实司法行政保障

编制实施安徽司法行政“十三五”发展规划,修订出台省厅综合考核办法、“双向联系”制度,制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和监狱戒毒、社区矫正、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一系列经费保障标准。

持续加强监狱、戒毒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监所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全省1520个司法所基本实现派出机构管理体制、副科建制,司法所和基层法律服务所“两所分离”任务全部完成,在全省推开司法所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建立人民调解组织21134个,政府投入的过渡性安置基地65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持续强化信息技术支撑

受司法部委托编制的《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网络平台技术规范》作为国家行业标准印发全系统执行。目前,我省已有公证、社区矫正、社区矫正人员定位、网络平台四类技术规范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
——坚持严优并举,班子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

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深化

先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等活动,“飘扬的旗帜——党建故事汇”主题系列活动入选全国机关党组织“两学一做”优秀案例汇编。

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活动和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在省直机关率先建立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分析报告制度;开展典型人物事迹展播、年度榜样人物评选和寻找身边最美共产党员等一系列活动。

十八大以来,全系统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1.5万余篇,有500多名典型人物的事迹实现全媒体展播,123个集体和215名个人获得省部级表彰,涌现出朱儒玲、余红生、冯霞、张文博、陈贤等一大批典型。
队伍内生动力进一步激活

十八大以来通过先演讲后推荐等方式,在厅局机关产生30名处级领导干部,选人用人公信度持续提升,“一报告两评议”满意度跃居省直机关前列。出台了机关和基层年轻干部双向挂职锻炼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深入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和挂职锻炼,十八大以来全系统共交流轮岗7200余人次,挂职锻炼640余人次。
党风政风警风进一步转变
十八大以来全系统开展警务督察近3万次。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人员、重点环节监督,在省直单位率先完成内部巡察全覆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30条规定,扎实推进“4+4+2”专项整治,大力开展执法执纪警示教育活动。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肃惩处违法违纪行为。
巩伟 侯家胤 秦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