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司法厅对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进行评比表彰,来安县司法局喜获先进集体。
近年来,来安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治宣传职能作用,以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为目标,大力推进普法依法治理、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各项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司法行政事业的发展,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县党风廉政优秀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县效能建设优秀单位……
注重实效 普法宣传近民
普法和法治创建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然而千难万难,真抓不难。“七五”普法以来,来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七五”普法和“法治来安”建设的启动、实施工作,把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并采取了切实有力的工作措施。
抓责任落实。与全县各普法成员单位逐一签订年度 “谁执法谁普法”责任书,硬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建立普法联动协调机制,扎实推动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落实。
抓精准普法。结合“江淮普法行”“法律六进”等活动,在机关开展日常普法、在社区开展按需普法、在学校开展趣味普法、重要节点集中普法和文化阵地以文载法,着力提升精准普法实效。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群众旁听法庭庭审,务实推进“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组织律师参与领导接访,为群众精准普及各类法律知识。
抓法治实践。对全县各“民主法治示范村”进行复核复评,通过动态复核确认,扎实推进了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和1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同时,利用“互联网+普法”形式,开设普法网站,建立普法微信、微博等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来安县司法局先后被授予安徽省和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多元化解 人民调解安民
在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及由此引发的群体事件不断增多。近年来,来安县司法局积极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在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使人民调解真正起到了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强化人民调解网络建设。来安县行业性调委会日趋规范化、专业化,全县138个村(社区)、12个乡镇人民调解组织全部实现了规范化运行,边界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在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矛盾排查化解中作用显著;建立健全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和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信访疏导、法律援助“五调对接”工作机制,600多名调解员定期开展培训、走访,统一完善了调解委员会各项规章制度和软硬件设施,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完善以案定部制度。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认识到位,领导有力,县两办转发了《来安县人民法院、来安县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把该项工作纳入了年度综治工作考评。人民调解保障机制逐步确立, 2014县里开始试行“以案定补”制度,出台《来安县人民调解专项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县财政每年拿出数十万元用于人民调解员的案件补贴,进一步调动了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2014年以来,全县共调解各类纠纷近20000件,调解成功率达97.5%,先后涌现出1名全国模范调解委员会、1名全国调解能手、3名全省优秀调解员。
严格执法 社区矫正育民
接待大厅、宣告室、教育培训室、应急指挥室、谈话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来安县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近年来,该县依托管教平台,按照“统一接收、统一宣告、统一分派、统一巡查、统一奖惩、统一建档”帮教工作机制,从单打独斗变为“攥指成拳”,使一个个矫正对象走过了种种坎坷。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童童(化名)因交友不慎将人捅伤,内心恐惧之时对自己的未来更感迷茫,来安县社区矫正中心为其制定了一对一的教育矫正计划,并同步实施针对性强的心理矫治。通过在宣泄室里释放压力、在音乐放松椅中缓解情绪等方式,如今的童童不但健康阳光,还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童童的矫正成功只是来安县社区矫正中心众多案例中的一个。针对社区服刑人员数量多、情况复杂的情况,来安县社区矫正中心坚持以信息化为指引,利用“互联网+”手段,创新监管模式,实现社区矫正档案自动化管理,司法部、省司法厅多次组织调研学习来安县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监管应用经验做法。2015年度全省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现场会在来安召开,2016年全国社区矫正研修班前来参观学习,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来安模式”在全省推广,湖南、甘肃、湖北及省内各地市司法行政部门先后前来参观学习。自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309人,解除矫正1099人,无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发生。
关注民生 法律服务惠民
为不断增强法律服务民生作用,提高法律服务影响力,来安县司法局以“法律服务、服务民生”为理念,积极履职,深入基层,扎实开展法律服务惠民工作。
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日臻完善。目前,来安的4家律师事务所已与县内77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法律顾问聘用协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法律引导功能,积极为辖区重大经济、民生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公证部门结合省司法厅开展的“公证便民惠民服务年”等主题活动,进一步规范公证服务流程,便民水平显著提升,案卷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证案件办理数量持续增长。
法律援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一是组织实施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开展“情系农民工、温暖在冬季”、“农民工欠薪维权”等专项行动。二是通过组织旁听庭审、“12348”法律援助专线服务、印发宣传品(单、册)、开展专场解答咨询等形式,开展法律援助专项宣传。三是规范法律援助流程,强化法律援助审批和质量绩效监督管理,做好专项经费管理和补贴发放。努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实现困难群众应援尽援。据统计,近年来该县共帮助1500多名农民工讨回欠薪近2000万元,办理青少年、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维权案件1700余件,有效维护了城乡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工作已成为来安司法行政工作民生工程一张靓丽的名片。
任佳佳 明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