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阳光洒满高墙铁窗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7-03-08 17:08:30

阳光洒满高墙铁窗

——合肥市女子看守所温情监管保平安

她们是一群阳光的使者,努力将暖阳送至孤独的心灵;她们如医生一般,妙手回春挽救伤残的身心;她们像老师一样,教育挽救扭曲的心灵;她们也是一个年轻、特殊的集体,除了政委是“老帅哥”外,其他29人全都是女警,高墙铁网下的合肥市女子看守所内,她们承担着合肥市区及四县一市女性犯罪嫌疑人的羁押管理。 3月6日下午,记者探访合肥市女子看守所,感受着女警以别样的温情和爱心,去腐催新唤醒失足的灵魂。

放下手机和背包,经过数道门之后,记者在民警的带领下来到监区。“今天是你入所后第一次谈话,别紧张,别害怕……”在谈话室内,“90后”民警刘冠亚正同刚入所的在押人员谈话。“谈话和闲聊不同,刚进来时,很多人都会因害怕、紧张致使情绪不稳定,易产生各种极端的想法。而这时,我们更像是一名‘心理医生’,慢慢平复她们的心情。”结束谈话后,刘冠亚才有空闲与记者聊了起来。

不久之前,刘冠亚分管的监室就迎来了一名特殊的“新人”。王维(化名)因与邻居发生口角,不慎将对方打伤。但因为她患有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刚来时异常紧张,不时嚎啕大哭。刘冠亚另辟蹊径,转而和她聊家庭、孩子,慢慢地,王维的话多了,紧绷的情绪放松了许多,再配合药物治疗,王维的情绪终于舒缓下来。

“每个月我都需要和分管的在押人员进行2次谈话,了解她们每个阶段的情绪变化,及时疏导她们的忧郁、压抑、悲伤,甚至绝望的情绪。 ”刘冠亚告诉记者,谈话后在押人员的情绪得到了改善,但她却将每个人的情况牢牢记在心里。“每次不值班回到家时,脑海里满是她们,甚至做梦都在和她们谈话。 ”

如果说管教岗位是看守所的核心,女警们用关心和尊重“读懂”特殊女性的心,用温情和爱心铺平失足女性回归家庭与社会的路,那么提审岗位就是确保监所安全的头道关卡。

1982年出生的高洪艳是提审警长,也是一位高龄孕妇。距离预产期尚不足20天的她,和另外3名同事一起守护着看守所的第一道关卡。接收、检查前来提审的公安办案人员、检察院公诉人员、法院法官以及律师的文件,将嫌疑人从监区带到问讯室,提审完后再将其带回,是高洪艳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从监室到会见室,每天提审60至80名嫌疑人,短短400米的距离,有数道门,一天下来,走的路也在10公里以上。”高洪艳告诉记者。

除了提审,高洪艳还担负着“收人”的重任。无论什么时候,在收押新的嫌疑人时,都需要对她们进行仔细检查,从头到脚,从内到外,甚至连头发里是否有隐藏发卡,内衣里有无夹带异物都要一一检查到。

繁重的任务让女警们身体出现了透支,而孕妇高洪艳尤为突出。 2月底高洪艳突感身体不适,在医院住了几天后,又重新回到了岗位上。“我走了,姐妹们就要多一份任务,我产假之前能坚持就多分担点。 ”

在看守所里,还有个更加重要的岗位巡视和监控岗位,作为监区的“眼睛”,女警们六班三运转,不分昼夜,没有双休,24小时全天候运转。在这里,她们除了看视频监控,查看监室的动静之外,白天每隔20分钟巡逻一次,晚上每隔15分钟巡逻一次。

炎热的夏夜汗湿警服,冬日的午夜踏雪夜巡;一年有三分之一的夜晚在看守所二楼的巡道走廊上踱步,每天面对10部监控屏幕的时间长达12小时;没有怨言,没有脱岗,只有打卡器感应的“嘀嘀”声清晰回响,记录着女警们巡视的里程。正是由于长时间的生物钟颠倒,生理周期紊乱、失眠,成了女警们的常态。刚来工作半年的女警完萍萍,因为经常连续24小时工作,内分泌失调,脸上长满了“青春痘”。

下午4点半,记者结束采访从合肥市女子看守所出来,此时阳光依然暖暖照耀在每一个角落。就在记者发稿时,在押人员的“三八妇女节”活动也如期开展,她们将用歌舞与女警们一起庆祝节日到来。
合公新 本网记者 李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