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确定2017年消费维权年主题:
网络诚信 消费无忧
近年来,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经济发展迅猛,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对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网络消费领域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也日益凸显,制约了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互联网+”发展战略的实施。据有关机构统计,仅2016年11月11日当天,网购销售总额超过1770亿元,同比增长了44%。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2016年第3季度,全国消协组织一共就受理了网络购物消费者投诉7664件,占销售服务类投诉的72.6%,其中网络购物质量问题投诉1739件,占比22.7%,问题较为突出。为加强对网购商品质量状况的社会监督,中国消费者协会将2017年消费维权年主题确立为“网络诚信消费无忧”。
“网络诚信消费无忧”,是对网络经济中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不诚信经营行为的抵制,也是对建设放心无忧网络消费环境的呼唤。“网络诚信消费无忧”的涵义:倡导网络经济下诚信经营,强化网络经营者责任意识,切实落实法定义务,自觉保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网络消费者知情权、求偿权、交易权以及安全权等方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发挥“互联网+”给消费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动力;发挥消协组织社会监督和桥梁纽带作用,搭建网络消费者保护社会共治平台,构建紧密相连的网络命运共同体,建设消费无忧的网络消费环境。
围绕“网络诚信消费无忧”年主题,2017年中消协将联合全国消协组织开展如下工作:围绕年主题大力开展宣传活动,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及年主题专项活动,引导社会舆论关注网络消费热点问题,推动网络经营诚信建设;广泛宣传贯彻新《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关于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发布网络消费预警,提高电商企业依法履责意识,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网络市场消费信心,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加强对网络交易商品和服务开展社会监督,结合相关节日、“双11”等重要时间节点,针对网络维权难点领域,持续开展消费体察、服务评议、调查点评、比较试验、披露曝光等活动,督促网络经营行业和经营者加强自律;创新投诉受理方式,大力探索网络消费、服务消费等领域的消费纠纷快速解决机制,通过搭建和畅通电话、微信、网络等渠道,方便消费者投诉与咨询,提升消费维权效能;拓宽与境内外消协组织的沟通交流,探索建立健全跨国跨境海外代购消费维权协作机制,提升对跨国、跨境消费纠纷的解决力度,健全完善网络交易在线投诉及售后维权机制。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督促电商平台提高商品质量,促进商品质量诚信,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
加强商品质量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对网络商品进行抽检,公布抽检结果,严厉处罚不合格商品经营者;规范网络海淘商品经营行为,督促电商平台严把海淘商品质量关,完善产品标识、说明等法规标准,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履行平台义务,强化质量监督。希望电商平台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商品质量把控机制,严格商家入驻审查,定期抽查检测商品质量,对质量问题商品及时下架,对其违规经营者进行必要的警示和处罚;切实保障海淘商品消费者知情权,全面准确提供商品信息,并加贴中文标签,方便消费者了解商品及其注意事项。
仔细甄别商品,做精明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要仔细甄别商品与商家,学习有关商品知识与国家标准,要关注政府部门的抽检结果、行业协会及社会组织的相关调查结果、企业信誉及处罚情况,避免因贪恋低价而冲动消费,损害自身合法权益。
本网记者 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