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架设多元主体 诉调对接桥梁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7-03-29 15:52:39

南陵县法院家事审判引进“望闻问切”好助手

架设多元主体诉调对接桥梁

本网讯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南陵县法院就通过发展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将妇联、司法所、社居委、村委会拉进来,给家事案件做审理前的“望闻问切”,审理后的上门回访。 3月28日,记者从南陵县法院获悉,通过“让身边人说身边事”工作办法,去年以来,该院家事案件调撤率达60%。

在南陵县法院弋江法庭,涉及婚姻、赡养等家事案件,在一个“客厅式”法庭审理。这里没有审判席,也没有原被告席,而是沙发、茶几、鲜花。“就要在家的氛围中聊家务事,当事人才容易彻底放松,放下情绪,真情流露。”胡启云庭长告诉记者,在这个客厅里,很多时候不是家事法官在说话,而是当事人倾诉,还有家事调查员对于案件情况的走访调查,家事调解员现场调解论是非。

在近日的一次回访中,弋江法庭的法官和家事调解员再次来到辖区陈老汉的家,了解到陈老汉的儿子已经兑现赡养费用,大家悬着的心才算落地。原来,春节前夕,80岁高龄的陈老汉和老伴搀扶着走进法庭,要起诉大儿子阿东(化名)不尽孝,不给赡养费。

了解到陈老汉没有起诉其他子女,只有大儿子不愿意赡养老人,法院决定委托在弋江镇综治办工作的家事调查员先行调查案件情况。作为家事调解员的弋江镇妇联主席芮冬琴同时接到了法院的委托。调查员和调解员一起到陈老汉所在的村实地了解情况。因为综治办的工作跟村干部联系紧密,而妇联又与村妇女干部等相当熟悉,于是调查工作很顺利。经调查,阿东作为长子,从小受宠,现如今已经有了孙子,家庭条件很好,却不愿赡养老人。在当地村委会的配合下,芮冬琴见到了阿东夫妻。没想到阿东和妻子异常激动,觉得老人丢了他们脸,不愿调解。芮冬琴决定先缓一缓,从侧面做工作。在了解到村委会主任与阿东家有一定的亲戚关系,而且阿东的儿子在外承包工程,经济条件不错,芮冬琴邀请阿东的儿子、村主任以及阿东其他亲戚长辈,共同到村委会进行调解。这次,有儿子当面劝说、长辈们说教,阿东松了口,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意支付赡养费。

据介绍,南陵县法院与县妇联牵头,聘请来自各个乡镇妇联、司法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家事调查员和调解员,针对各方当事人或关系人的性格、经历、身心、家庭、财产、教育、工作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案情相关的事实、子女抚养现状、家庭情感破裂程度等,形成书面调查报告,供法院断案时参考,以弥补庭审调查时的不足。家事调解员除参与辖区内家事纠纷诉前调解外,还参加家事案件诉中调解。

家事调查员和调解员在诉前、诉中的“望闻问切”,有效协助法官把脉案情,理出头绪。据统计,2016年该院家事调查员、调解员充分发挥其熟悉基层工作事务、具备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的优势,参与调查家事案件118件,参与调解案件237件。“当案件审结或者调解一段时间后,法官还会联合家事调解员作案后回访,将维权措施延伸至案件审结后。尤其涉家暴案件的家庭是重点回访对象。”南陵县法院院长钱亚告诉记者,结合案件审理、调解过程中发现的当事人经济困难、心理创伤、子女入学难等情况,法院会争取社会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目前,该院仍在进一步探索联合乡镇、司法局、民政局、教育局、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利用信息化手段,架起法院和社会多元主体诉调对接的桥梁,在全县范围形成家事纠纷多元化解的网格化联动机制。 

(黄晨一 记者 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