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百姓好税官 丹心铸税魂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7-03-31 17:33:34

百姓好税官 丹心铸税魂

——追记长丰县国税局纳税服务科科长陈道玉

“请问陈科长在吗?我想找他咨询一下纳税申报的事! ”3月29日下午,长丰县国税局办税服务大厅里人来熙往,一名男性纳税人的问话声音并不大,但落在张婉怡等女税干的耳中,却犹如一记惊雷,震得她们鼻尖发酸、眼眶泛红。

那个同事和纳税人心目中的“业务专家”,那个妻儿眼中的“影子丈夫”、“影子爸爸”,已经在半年前因病悄然离世。但仍不断有慕名而来的纳税人专程寻他,他的名字、他的身影仿佛从未远离。
■临终遗愿饱含深情大义

陈道玉累倒的那一天是2016年9月18日,中秋节后首个工作日。陈道玉和平常一样,提前一小时到单位,照例围着办税服务大厅转一圈,检查计算机、叫号机、自助机是否正常运行。 9点钟,他赶到7楼会议室,参加全国“营改增”视频会议。

意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长丰县国税局下塘分局局长崔兴武与陈道玉共事多年,在当天的会议现场,他就坐在陈道玉的前面。10点一刻左右,崔兴武听见陈道玉喊了一声“老崔”,回头一看,却见陈道玉头往后一仰,瞬间倒在了椅子上,脸色煞白。10分钟后,陈道玉被送进医院,医生全力抢救,却已无力回天。

弥留之际,已经不能说话的陈道玉睁着双眼,目不转睛地看着妻子袁静松,似乎还有重要的事情没有交待。妻子问他:“你还有什么放心不下?两位老人,我一定替你照顾好! ”陈道玉没有反应。“儿子的婚礼,我一定给你操办好!”陈道玉依然两眼不闭。“你放心,你走后我们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听完妻子的这句话,陈道玉安然地合上了双眼。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带着深深的不舍永远地离开了他钟爱的国税工作、他眷恋的家人。

事后,家人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就在倒下的前几分钟,陈道玉还在手机微信上布置着工作。而同事们调取事发当日陈道玉检查工作的视频时更看到令人心碎的一幕,他们尊敬的陈科长不时用手轻拍胸口、捏捏脖子,可以推断那时已经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可他却仍然坚持开会。在投身税务工作的整整第30个年头,他像春蚕一样吐出了最后一缕银丝,像红烛一样燃尽了最后一滴烛油。
■儿子婚礼竟成父亲葬礼

2016年9月25日是陈道玉出殡的日子。秋风呜咽,大地含悲。近千名征税人、纳税人涌进长丰下塘殡仪馆,与陈道玉做最后的道别。

跪于一旁的陈鹤志早已是泣不成声,他在心中一遍遍追悔。如果时光可以倒回,他多想回到9月18日早上。当天,他在父亲的洗漱声中惊醒,本打算与父亲一同去上班。可当他刚走出卧室,话还没说出口,“砰”的一声,大门被关上了,父亲已经先走一步。陈鹤志后来多次设想,如果他起早一些,兴许就能发现父亲的脸色有些异样,兴许就能让悲剧不会发生,兴许父亲就能参加自己的婚礼。

25日那一天,本该是陈鹤志与爱人的婚礼。奈何天意弄人,竟成了他父亲的葬礼。

2016年3月,陈鹤志领着“准媳妇”高高兴兴地回家向双亲报告,准备于当年的“五一”举行婚礼。陈道玉听后自然欢喜,可转念一想便面露难色地说:“‘五一’正是‘营改增’的关键时刻,我忙得脱不开身,没办法给你办婚礼呀。 ”虽然从小到大,在陈鹤志的记忆里,父亲因为忙工作成了“影子一般的存在”,总是缺席家长会,也很少过问自己的学习,为此他还曾经对父亲有所埋怨。但工作以后,他便理解了父亲。

通情达理的陈鹤志同女友的家人商量,将婚期推到了9月25日。眼看着婚期一天天临近,从不请假的陈道玉也准备打请假报告,准备在9月18日上午的会议结束后,就回家帮儿子张罗。然而,他终究未能出现在儿子的婚礼上。
■不辞辛苦达到忘我境界

陈道玉称自己忙,并不是推辞。在同事单宁的印象里,陈道玉经常一边接固定电话,一边接着手机,然后一只手敲打着键盘,眼睛还盯着电脑屏幕。

尤其是2015年以来,陈道玉更是持续开启了“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 2015年下半年,“金税三期工程”在长丰县国税局开始实施。这是一个全国性的税务信息化建设工程,要进行1200多个功能划分和对36个工作流程进行调整,还要进行初始化测试。就长丰县国税局而言,有超过1.36万户纳税人的资料需要迁移,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而纳税服务科正是“金税三期”上线的“主战场”。作为科长,陈道玉带领同事们加班加点进行反复调试,最终在2016年1月1日按时实现了“金税三期”的顺利上线。

仅仅两个月后,“营改增”的战役紧接着打响。这意味着当地3000户纳税人的征管与服务由地税移交给了国税。税收征管方式的差异,营业税发票与增值税发票的衔接,上万户纳税人数据的迁移,工作十分繁重。陈道玉主动请缨,申请加入县国税局“营改增”共产党员突击队。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没有节假日,几乎每天都在办税大厅跟踪工作动态,现场解答各项咨询。

由于超负荷工作,2016年4月的一天,陈道玉生病了。同事将他送到诊所挂水。然而,仅仅过了两个小时,水还没挂完,接到纳税人咨询电话的陈道玉拔掉针头,又回到了办税大厅。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5月1日凌晨,第一张营改增发票成功开票,确认无误后,陈道玉这才放心地拖着疲倦的身躯赶回家中。
■一身正气守住清廉底线

作为税务干部,收的是钱,管的也是钱。虽说陈道玉只是一名基层科长,但掌管着征税、退税、免税等“大权”。即便家庭经济环境不富裕,他却始终要求自己不被金钱迷住双眼。

2006年,陈道玉被调到下塘国税分局担任副局长并主持全面工作,承担着下塘、吴山、杨庙等多个乡镇的征税任务,下辖几十家砖瓦厂。当年,正逢陈道玉家扩建房屋,不少老板找上门,主动要求无偿提供砖瓦。对此,陈道玉不为所动,拒绝了老板们的“好意”,而是舍近求远,自掏腰包到辖区外购置砖瓦。

陈道玉与妻子袁静松结婚27年间,袁静松一直没有正式工作。看到他家不宽裕,不少企业主动找到陈道玉,愿出高薪聘用袁静松,都被他一次次拒绝。他对妻子说:“如果我把你送进企业去上班,以后税收的事就理不清、道不明了。”对于丈夫的做法,妻子也给予了支持。

30年来,陈道玉为国聚财,为民收税,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他去世后,其先进事迹更被广为传诵,今年1月31日入选“中国好人”。

苍松翠柏能耐岁寒,山高路远不忘初心。陈道玉虽然走了,但他用满腔的工作热诚、精干的业务素质、清廉的工作作风,书写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赤子情怀、厚重担当,赢得了万千基层群众的良好口碑。
赵卫中 本网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