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是第一要事
——访淮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晓武
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为强化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履行综治领导责任制的意识,切实推动《实施办法》落到实处,省委政法委、省委宣传部决定组织开展“健全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系列访谈活动”,并作为今年“政法综治江淮行”集中采访活动的唯一主题。淮北是此次系列访谈的首站,3月31日,本报记者来到淮北并采访了淮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晓武。
记者:有人说《实施办法》是给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套上了“紧箍咒”。黄书记,你对这个《实施办法》有着怎样的看法和认识?
黄晓武:《实施办法》是在新的形势下,省委、省政府对各级党政一把手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出的一种责任规定,是一种目标管理。我觉得不一定要把它看成紧箍咒,紧箍咒好像是一种约束。实际上,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是各级党政一把手的重要责任。我们说发展是第一要务,我觉得平安建设就是第一要事。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满幸福生活的需求,那么平安建设也是人们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一种基本需求。各级党委政府抓好平安建设和抓好发展同等重要。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责任规定,是我们的职责。
记者:黄书记,淮北市在近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平安建设关系的?
黄晓武:平安建设不仅仅是在发展当中,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除经济建设之外,还涉及社会事业问题的发展,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环保等这些都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在群众温饱问题解决好之后,引发社会治安问题的往往不是在经济发展当中,而是在这些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
去年,淮北市大力推进了棚户区改造,一年拆迁4.8万余户。在制定棚改政策时就体现惠民,执行政策过程公开透明,尤其是让群众全程参与到拆迁的全过程,所以群众特别满意。淮北是一个工矿城市,过去很多路是断头路,老百姓对交通问题反映很强烈。去年一年,淮北市打通了几十条断头路,解决了十几条因铁路阻碍导致的较堵问题,城市交通一下子得到了改善。在环保问题方面,老百姓反映空气质量不好,我们就要研究是建筑工地还是大货车运输造成的,抑或因为焚烧秸秆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靠综合治理,综合治理解决了环保当中的问题,就是解决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问题。群众满意了,社会就和谐了。所以,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要在党委领导下齐抓共管,政府来推动,还需要群众来参与,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好《实施办法》。
记者:处理好信访问题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北市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
黄晓武:谈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不能不谈信访工作。信访对老百姓来说是一种民意的反映,对党委政府来说是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近些年,淮北市委、市政府在信访工作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和创新。
以前,淮北市的信访接待工作没有一个正规场所,就在一个临时建筑里接访。 2013年以来,我们经仔细思考,提出一定要将信访接待放在市委、市政府这里来。因为党委政府的大门是对老百姓敞开的,所谓的敞开就是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反映。为此,我们特地将一个办公楼专门腾出来作为人民群众来访接待中心。虽然是旧房子但环境非常好,做到了信访接待条件全省一流。在接访尤其是领导接访方面,最难的问题我亲自接访,因为只有一把手最能了解方方面面的政策。另外,我们工作的时间长,了解一些历史情况。有些疑难问题,年轻的接访同志是接不下来的,因为他不了解政策的变化,比如企业改制当中的政策变化等。我们还加大了网上接访力度,将其纳入智慧城市建设当中,还安排专门人员在网上接访。有什么问题直接在网上反映,该怎么解决就立即解决,并给他们一个回复。去年,淮北市民对公安的满意度全省第一,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排在全省前列,信访量也在逐年大幅下降。
记者 袁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