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做细做实法援民生工程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7-04-21 14:54:16


岳西讯 法律援助列为安徽省民生工程以来,岳西县法律援助中心立足自身职能,夯实服务基础、优化服务举措,推行“三个并重”,做细、做实该项民生工程。
“法律援助”与“心理援助”并重

岳西法援要求工作人员在日常接待咨询中,做到“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把椅子”,让来询人感受到政府法律援助的温暖;在法援案件办理过程中,要求办案人员多与受援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加强对受援人心理上的疏导,为其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温泉镇王某为人提供劳务时被电击伤,因赔偿问题协商不成,王某先后向多个部门反映,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解决。法援中心在详细了解情况后,通过10多次面对面交流、几十次的电话和短信沟通,终于解开了王某的“心结”,顺利地将其索赔案件引入诉讼渠道。
“维权”与“维稳”并重

近年来,岳西法援针对不同的来访对象,在窗口接待中推行“四说”(说法、说理、说情、说话)工作法,有效化解了多起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在案件办理中,推行群体性案件风险研判机制和重大疑难案件讨论机制,将维权与维稳有机结合,引导当事人理性维权。 2016年,岳西法援办理10人以上群体性案件12起,特别是成功将安徽某丝绸有限公司46名职工等5起重大群体性上访案件引入诉讼程序,避免了事态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案件办理中“大案”与“小案”并重

近年来,岳西法援一方面通过办理多起群体性“大案”,彰显法律援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对一些标的额很小的案件也给予充分的关注。主簿镇的王某,因邻居损坏他一节不到二十米、价值不到100元钱的自来水管的事情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与邻居频频发生肢体冲突。双方当事人在三年时间里,报警不下二十次,上访不下三十次。岳西法援并未因为该案涉及到的标的额小而将王某的申请拒之门外,而是通过诉讼程序,促成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调解结案,从而化解了当事人之间多年的积怨。通过办理这些“小案”,岳西法援将矛盾化解于初起阶段,引导当事人养成“遇事找法律”的良好习惯。

推行“三个并重”以来,岳西法援的服务品质得到有力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明显增强,仅2016年,岳西县法律援助中心就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10余面。与此同时,安徽省司法厅授予该中心“全省农民工维权先进集体”、“全省示范窗口”荣誉称号;今年2月,该中心再次被安徽省人社厅、安徽省司法厅授予“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岳西法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