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彬
如今,国内高端通讯技术发展迅猛,智能手机功能日益强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手机这一便利的通讯工具。手机流量作为手机连接移动网络而产生的数据流,在人们利用手机工作、学习和娱乐时是不可避免要开启使用的。可是,消费者对于使用手机上网流量如何收费却似乎一直糊里糊涂。国内手机流量资费收费五花八门,名目众多,消费者即便在营业厅缴费也不能完全弄清楚自己的消费明细。李克强总理也曾多次提议国内有关企业应统一流量收费标准、降低手机流量资费、取消手机漫游费来让利于消费者。
我们看到,近期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以及多家虚拟网络运营商出台了多项“降价”政策,其中,“无限流量米粉卡”、“无限流量只要十元”这样的字眼层出不穷。究竟这类降价流量套餐和流量卡是否如运营商和代理商家所言,流量无限使用“不限流量”呢?而据中新网记者调查,几乎所有运营商的“不限流量”套餐在使用流量达到一定数量后都会限速,甚至部分套餐还会给出封顶流量。这些所谓的“不限流量”套餐,其实是附加了诸多使用条件,用户当月流量使用量达到某一个数值后就会限制其网络连接速度,部分套餐还会限制单月流量使用上限,可谓是“限量又限速”。——这样的“不限流量”惠民降价套餐是总理所期盼的么?又能真正给消费者带来实际便利和优惠么?
手机作为人们网上获取信息、休闲娱乐最便捷的工具,在使用手机流量上网时,“不限流量”套餐卡却有低价流量使用上限,这无疑是打着“不限”的幌子蒙骗消费者。首先,用户误以为可以无限使用流量,由此在不知情情况下造成了高价消费,这正是一种恶意的营销手段。其次,部分“不限流量”套餐在使用地域和时间上有诸多限制,比如各地的省内流量卡和夜间流量卡,只有在规定的地域和时间区间内上网才能“不限”使用,给用户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更有部分套餐,当流量达到使用额度会限制用户网络连接速度,甚至出现断网的现象,给手机用户上网带来了不佳的体验。事实上,多种“不限使用”套餐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流量资费偏贵,网络体验偏差的现状,给消费者的实惠政策也没有落到实处。
据专家介绍,消费者对“不限流量”套餐的基本需求是信号强、网速快、流量足、无地域和时间限制。在当下的网络技术条件下,基本不能同时满足国内众多手机用户使用。因为网络容量是有限的,一个基站能支持的连接数是有限的,目前的移动通信网络能力还没办法支持不限流量。其次局部网络流量使用量过大,用户体验首先会下降;另外,这对网络安全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承载不了这么大的负荷就可能出现网络瘫痪。因而,运营商承诺所谓“不限流量”套餐并不符合技术实际。
针对网络运营商设置的多种 “不限流量”套餐,为了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套餐内容、资费和使用规定,真正享受优惠,笔者建议:一是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电信运营商的管理,特别是对网络运营商资质的审核和相关套餐制定的把关;二是细化公开套餐内容,使之一目了然,帮助广大用户更好了解相关收费项目;三是设置良好的检查监督机制,树立消费者法制理念,倡导运用法律武器,对虚假 “不限流量”套餐予以举报,让运营商按规矩办事,制定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套餐,为消费者服务。
笔者呼吁,电信运营商不能只是喊出“不限流量”的响亮口号,更要真正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出发,把总理的嘱咐和百姓的期望作为努力的方向,从而创新信息技术,优化流量套餐内容,让流量费用真正降下来,实惠套餐真正“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