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对共享单车应多包容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7-06-19 17:17:02

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人口的剧增,开车堵在路上已成为常态。地铁、轻轨等现代交通发展迅速,有效地缓解了交通压力,提高了运输效率,但也难以突破因线路规划、高额成本所带来的局限。人们呼唤新的代步工具出现,共享单车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下,共享单车成为环保经济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便利,特别是填补了地铁口至目的地“最后一公里”无车用的空白。然而,在共享单车投放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单车遭到恶意破坏,随意占用人行道,乱停乱放,骑行事故责任不明确等问题,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令人欣慰的是,国内大多数城市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共享单车公司入驻本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而近期,在安徽某市却出现了“最短命共享单车”,当天投放的单车,下午便遭到清收拉走。当地政府口头上表示欢迎,实质上城管局却以单车经营占用了城市道路与市政公共设施为由,强行单方面停止了该单车运营服务。布局近百个城市的共享单车企业,为何偏偏在这里因所谓的“不合规”卡了壳,令人遗憾。

共享单车是新生事物,目前尚处发展阶段,国内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交通运输部牵头、10个部委起草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是这样表述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方便公众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的重要方式。”近期,成都出台规定,将加快推进停车点位的划定工作,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管理。广州举办了主题为“网约车及共享单车如何规范管理”的沙龙,来自省政协、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和社会组织的人士,就网约共享单车话题展开讨论,对政府执法与监管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杭州市相关部门不久前也对部分共享单车企业进行了走访摸底,询问了投入情况、企业需求等,力争为企业松绑,防止出现将共享单车管“死”现象。

我们看到,绝大多数城市都能以尊重开放包容的态度正视共享单车运营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协商,寻求解决途径。而有的城市却推诿抵触,对新生事物一棒子“打死”,缺乏智慧、魄力和耐心,表现出管理能力的欠缺和目光狭隘。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发展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共享单车作为 “互联网+”经济下顺应城市发展需求的产物,发展绿色经济,提倡低碳出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通拥堵、停车困难、尾气污染等“城市病”,既节约社会资源,又为城市短程出行提供了便捷。虽然单车在运营管理上仍有不足亟待改进,但笔者呼吁:城市管理部门应多一份包容,主动作为,积极协商,解难帮困,为共享单车营造宽松的环境。

王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