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特别攻坚”让瘾君子重生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7-07-04 15:31:02


在戒毒人员管理上,时常都会碰到一些“特殊”人员——他们或抑郁迟钝,或亢奋张扬,或幻听幻视,表现形式和抗戒情形各异。这类“特殊”人员行为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直接给戒毒场所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风险和压力。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学员汪某就是这样一个“特殊”人员。

汪某,男,因吸毒患有精神疾病,曾在芜湖四院和宣城四院等多家精神病医院治疗。于2016年2月入所,被抓过程中还因吸毒致幻挥舞菜刀与公安民警对峙。

入所时,汪某全身伤痕累累,嘴角肌肉严重拉伤,初期只能饮用流食。腿部肌肉骨头损伤严重,不能正常行走,初期需借助双拐。幻听幻视严重,且有暴力倾向。入所后第一个月在医院治疗期间,汪某就曾多次在病房内大声叫嚷,乱扔东西,且不听民警及医护人员劝阻。

针对汪某的实际情况,戒毒所专题研究制定了汪某的戒治方案,民警带着“啃下硬骨头”的信心和勇气,从六个方面对汪某展开了“攻坚战”:特别重视——力保安全,戒毒所选择了一个管理基础工作扎实、重点人员管理成效显著的戒毒中队接收汪某进行常规戒毒管理;特别安排——减少干扰,民警挑选安排了3名表现良好、善于沟通的学员与汪某编成互帮组,让他们共同生活、学习;特别关爱——增进信任,民警经常询问了解汪某情况,主动帮助其解决问题,增进其对民警的信任和依赖;特别任务——自我管理,民警指导汪某进行自我管理,主动报告自己的精神情况和身体情况,主动叙述自身戒毒感受,民警适时对其主动行为给予鼓励和肯定;特别考核——增强信心,民警不断引导汪某感受管理氛围,同时进一步为其创造“奖励机会”,让其参与休息时间大扫除,适当给予小额加分,引导其增强戒治信心;特别帮扶——亲情修复,戒毒所多次联系其父母来到所部,特别安排让他们面对面交流、交谈,进一步增强其安身安心的戒毒动力。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汪某曾一度幻想着能“所外就医”,不安心服戒。在大队民警坚持不懈的教育攻坚后,汪某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不断得到修复,整个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精神类药物虽仍在服用,但精神状态变好了,不再有暴力倾向,且戒毒意愿强烈,遵守所规队纪,服从管理教育,经常主动找民警谈心,汇报思想情况,积极参加戒毒治疗、教育矫治、康复训练等活动,在戒毒所举办的“与爱同行,感恩有你”戒治典型话体会主题活动中,汪某还上台感恩民警教育,他饱含深情地说,“没有民警的关心和照顾,就没有我的今天。 ”他真实的情感、质朴的语言,令全场动容。

近年来,南湖戒毒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戒治手段,因人施策,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心理咨询引导、亲情感化,重振戒毒人员生活信心,场所戒治水平不断提升。 ·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