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巫能洋局长在接受采访。
今年以来,铜陵市义安区司法局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引领,紧紧围绕社会治理和社会和谐总体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工作措施,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念好“严、实、新”三字经,为构建“平安义安”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为此,记者来访了铜陵市义安区司法局局长巫能洋。
严格管理锤炼过硬的司法队伍
巫能洋局长在接受采访时,首先深情的介绍说,6月25日,他们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红色革命基地金寨开展了重温了入党誓词等活动,党员们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鼓舞了干劲。这是他们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事例。今年以来,他们首先在全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加强党性教育作为队伍建设头等重要的任务来抓,引导全局广大党员通过学习教育实现思想提升、素质提升,充分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强化能力和业绩导向,切实加强履职能力建设。今年以来,该局进一步落实岗位素能标准,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素能培训、业绩考核、选拔任用“三位一体”管理机制。今年以来他们还相继举办专题学习会、组织调训、专题轮训、在线学习等方式,受到了基层干部一致好评。再次,在全局开展“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打好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组合拳,出台了警车管理制度和请销假制度等,大力整治“庸懒散奢”等现象,切实增强全体干部职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纪律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真正达到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高、能力大提升。他们还积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出台了党组会议议事规则和局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完善民主集中制,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实干、廉洁的坚强集体。
夯实基础建立司法工作新机制
法治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石,该局从改变观念入手,在创新载体上做文章,在重点领域上下工夫,突出弘扬法治文化,全面引深法治教育工作。今年以来他们结合全区实际,推出了法制宣传七进活动;借助互联网、微信等新型网络媒介,开展普法宣传;结合本地案例、社会热点等,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社会生活中常见、实用的法律知识,有效激发了全区人民群众自觉尊法学法的积极性。同时,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力争打造省级法治文化示范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与全区8个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分别签订目标责任状,进一步强化各工作站负责人及联络员的工作职责。及时与区财政局联合制定印发了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义安区法律援助案件监督员制度,加强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过程的监管,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时,在义安公安分局刑警大队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截至6月30日,已审批法律援助案件293件。 3月1日该局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一起19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血汗钱拖了3年,终于取得胜诉。法律援助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巫局长介绍说,法律服务是法治建设的助力。今年以来,他们以提升服务水平、塑造服务形象、拓宽服务领域为突破口,努力强化法律服务工作,保障经济发展。一是在全区率先组织开展“全区公证便民惠民服务年”主题活动,发挥公证工作在预防矛盾纠纷中的独特作用,积极介入保障性住房分配、回迁房分配等涉及政府依法行政、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工作,为群众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提供公证服务。二是创新公证服务机制。探索公证处进驻法院参与多元化纠纷调解、送达诉讼文书、证前证据保全等服务。三是发挥律师职能,提供精准服务。继续将社会律师在法律援助窗口值班列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项目,解答热线咨询和日常运行管理,充分发挥“12348”平台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先后出台了涉及参与信访、服务企业、担任法律顾问等规范性文件,为推动律师拓展业务做好了顶层设计、提供了政策保障。
创新管控打造司法工作新亮点
义安区社区矫正对象最多达到300余人,为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拓宽社区矫正管理渠道,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该局创造性地提出了“微定位、微视频、微提醒、微教育、微关怀”五微工作法。开启了社区矫正“微管理”无盲区、全天候的监管新模式。全区无脱管、漏管,以及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发生。五微工作法,一是微定位。充分利用微信的实时位置共享功能,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查,以确定他们所报告的活动范围是否属实,及时准确掌握他们的去向。二是微视频。对重点人员或在特殊敏感时期可以将微定位与微视频结合,要求矫正对象与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视频对接,以核查矫正对象定位的准确性。三是微提醒。充分利用微信群发布月报到、集中学习、社区劳动等通知,提醒需要社区矫正人员共同遵守或注意的事项,统一强调相关监督管理规定、统一回复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微教育。搭建网上学习平台,随时通过微信群向社区矫正人员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知识,方便矫正对象的日常学习交流。同时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违规违纪行为,在群里进行通报,以起警示教育的作用。五是微关怀。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平台及时掌握矫正对象其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状况,给他们提供人文关怀。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及时采取措施,从而引导他们树立遵纪守法、健康正确的人生观。
认真做好安置帮教工作。该局坚持对刑释人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员社会力量多途径、多形式地参与安置帮教工作,不断完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7月6日,该局在全省远程帮教会见系统应用培训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目前,全区在册安置帮教人员455人。安置率达90%,帮教率达100%,重新犯罪率从前几年的10%降到了现在的3%。
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把调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预防上,及时将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消化处理在基层,筑牢维稳、信访“第一道防线”。针对上述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广泛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一大批疑难、复杂的群体性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地化解。目前,全区各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818件,调解成功率98.90%,排查纠纷465次,预防纠纷492件。今年到目前为止联调中心成功调处医疗和交通事故纠纷共47起,调处成功率为百分之百。 4月份,该局联调中心调解了一起医患纠纷,经过不懈的努力,医患双方都接受了调解员的调解方案。医方赔偿患方王某精神抚慰金、死者死亡赔偿金等六项经济损失合计人民币83000元。
巫能洋局长最后说:“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推进,使命神圣、任务艰巨,我们唯有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紧扣创新发展主题,不断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以新的成效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快速发展,以新的姿态展示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形象”。
▲铜陵市司法局开展全市党员律师“迎七一、跟党走”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江继勇摄
赵昊 本网记者 江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