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讯 去年以来,宿州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目标,运用“互联网+”思维,全面启用行政执法公开运行系统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行为互联网上运行。目前,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基本实现所有执法案件全部实行网上办理,所有的执法环节全部进入网上操作,所有的执法人员权限全部在系统上预设,所有的自由裁量权基准行使实现“零裁量”,所有的案件处理结果信息全部在网上可以查阅。
在交通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该局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行为落实2人以上并着制服执法,实行“查处分离、罚缴分离”即案件的调查人员在处理阶段要进行回避,行政相对人缴纳罚款到银行与行政处罚单位相分离,从而在人员、单位和程序上确保处理结果的程序公正。所有参与到行政执法案件中的执法人员。行政执法公开运行系统内设定严格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甚至将行政处罚的罚款弹性幅度至零。根据录入的案情,该公开运行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相应的罚款数额,案件的处理人员也没有改动的权限,有效避免的“同案不同罚”情况的发生,确保处理结果的实体公正。严格执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对不予处罚、减轻处罚、疑难复杂案件和重大违法案件都要由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建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档案。建立权责统一的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对因执法过错产生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领导、法制审核部门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
该局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通过行政处罚案件全过程记录试点工作开展,探索建立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过程全记录制度,作为行政执法工作新常态。对行政执法过程的记录,做到客观真实、规范完整,并突出可视化、可追索的要求,文字和音视频记录结合,相互印证。强化现场检查、窗口调查、文书送达、听取陈诉、申辩、听证等环节的音视频记录工作。明确文字记录以案卷的形式保管,按行政处罚档案管理的要求整理制作;视频、音频记录的原始数据,不得修改剪辑,建立电子档案在固定的电子储存设备中保存2年以上,可随时检溯并依申请公开。做到行政执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行为均有据可查,确保行政执法主体合法、合理地履行法定行政职权。坚持做到行政执法“六公示”制度,向社会公布监督和举报投诉电话,及时受理社会和服务对象对行政执法工作的举报和投诉意见。对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超越职权、滥用职权或执行处罚徇私行为的按照规定严肃处理,追究当事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责任。进一步健全层级监督、外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等监督机制,在交通运输各管理部门的法制和监察工作机构中明确一批专、兼职的执法监督员,逐步构建起三级联网的执法监督网络。
该局去年共利用公开运行系统共办理案件10287件,办结率100%,通过电子文书规范化实现了电子文书规范化、办案过程透明化、执法记录实时化、执法监督常态化,强化交通运输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完善内部管理,全面推进依法治交、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为全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全系统的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高庆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