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互帮互助,就能共同度过旱情。”近日,台风带来的暴雨为合肥送来了一丝清凉,也缓解了旱情。合肥市肥东县石塘镇火龙村村民周道云站在自家鱼塘前,看着活蹦乱跳的鱼儿,十分感慨。前一段时间,由于连续多日的高温少雨,让火龙村的龙祥农作物合作社面临着极大的用水需求,而村民组的养鱼塘蓄水量也存在干涸的危险,引发了用水之争。
村支部书记杨法勤得知情况后,及时召开座谈会,邀请合作社与村民代表共同商量合理用水方案。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在确保村民鱼塘存水不枯竭的情况下,适量放水以保证农作物的存活,不仅保障村民的合法利益,更帮助合作社缓解旱情,实现双赢。
无论大小事,在遵循合法合理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村民们的意见,是火龙村的“招牌动作”。该村总面积11.2平方公里,下辖26个村民组,总人口3357人,早在2004年就获得了由司法部、民政部授予的第一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荣誉的获得并非偶然,一直以来,火龙村积极发扬民主,对涉及到本村经济、政治、文化和事关村民根本利益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全部经村党支部研究,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再予以实施。
针对工作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火龙村发挥党员作用,设置政策法规宣传岗、民事纠纷调解岗、勤劳致富示范岗、村组财务监督岗、村规民约监督岗等8个方面的认领岗位。“我们这些老党员也可以参与到村级事业建设中,成为村两委和村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村级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贡献一点自己的微薄力量。”村情民意收集岗的老党员龚兴义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已走访群众326户,收集意见建议41条,解决答复40条。
同时,该村注重筑牢平安根基。成立了由村干部、志愿者组成的义务巡逻队,每日开展治安巡逻,在人防基础上发挥“天网”监控作用,实现了治安全方位、无缝隙、全覆盖的动态管控,为村民们筑起了平安建设的“铜墙铁壁”。
法治软实力直接吸引了很多企业来此落户,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引进来的企业项目到位资金总计3000多万元。企业数量的增加,为百姓在家门口就业铺平了道路,累计吸纳700余人在当地就业。
有了法治护航,火龙村的经济发展更有“民生温度”。 2014年,龙祥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面临着土地流转的棘手问题,部分老百姓担心拿不到土地流转金,不敢也不愿将自家土地流转出去。村党员干部主动上门入户,积极讲解《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规政策,大力宣传流转土地增收致富典型,帮助村民算好“经济账”和“长远账”,提升了村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目前,龙祥合作社已累计流转土地1200亩发展特色种植。“我家的5.55亩地每年流转出去有2950元的稳定收入,我自己还在合作社打零工,一年下来土地流转租金和打工收入比自己种地收入多了几倍。”村民宋业常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本网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