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我愿做你近旁的格桑花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7-09-01 14:55:02


法治安徽网讯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在青藏高原盛开,雪莲做到了;不是每一棵树都能在戈壁扎根,胡杨做到了;不是每一对夫妻都能放弃舒适生活,双双不远千里援助边疆,陈刊夫妻做到了。陈刊是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一名民警,目前在新疆于田监狱一监区工作。他的妻子朱青是新华社安徽分社的一名记者,参与援藏工作。他们志同道合,成就了夫妻双双援边的一段佳话。

今年初,朱青作为单位业务骨干,得知总社开始启动援藏工作计划时,她满心激动的在第一时间报了名,却忘了还没与自己的丈夫商量。下班回家后,看到欲言又止的妻子,陈刊感觉有些不对劲,便问妻子发生了什么事。朱青心怀忐忑,只好如实道来,但出乎她意料的是,陈刊没有责备,也没有抱怨,而是微笑地说:“很好啊,报效国家,机会难得,就算是给自己一次锻炼的机会。如果我有这样的机会,也一定不会放过。”不曾料想到,陈刊的话很快便得到了应验。在妻子3月份援藏刚走后,4月初,援疆的计划便传到了省未管所,兴奋之余,他很快递交了申请,并最终如愿以偿。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一个时常要值班备勤,一个经常要跑基层、赶稿子,视频通话对他俩来讲,是最幸福的时刻。看到陈刊到新疆时间不长,就已经皮肤黝黑,朱青很心疼;看到妻子因缺氧、到处奔波有些苍白而又消瘦的脸,陈刊有些哽咽。一次视频时,他深情地对着镜头里的妻子说:“当你仰望星空,看到星星点点,那就是我思念的眼,永远守望着你。 ”

当地群众听说他们夫妻俩都在祖国边疆,十分不解,可他们却说:“苦是苦,但更多的是满足和快乐!”不过,长期的聚少离多,俩人觉得最亏欠的还是双方的父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着青春和汗水,却难以照顾年迈的双亲,这成了他们心中最深的痛。

从雪域高原到茫茫戈壁,夫妻俩一个手握枪杆子,铁血忠诚;一个手握笔杆子,书写忠诚。他们用各自的专业和特长,倾情援助边疆,共同书写人生华章。 (袁立甫 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