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你听说过“天下第一考”吗?国家司法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国家统一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其前身为律师资格考试,自2002年后,吸收了检察官考试和法官考试两类系统内部职业资格考试考核,统称为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从明年起,历经16年的司法考试将改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职业人员的范围扩大到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等9类人员。
我省2002年颁发的第一张法律职业资格证
随着9月16日、17日的临近,国家司法考试“最后一考”即将拉开帷幕。全省1.9万余名报名考生蓄势待发,走进考场检阅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也是我省第16次组织实施国家司法考试。16年来,我省不断健全强化组织领导机制,持续推进司法考试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了“平稳、安全、顺利、有效”的工作目标。截至2016年,全省报考司法考试16.5万多人,2.7万余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为“法治安徽”建设和全省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选拔和储备了大量法律人才。
考场安排
本期策划以“司法考试那些年”为主题,回眸过往经验,展望改革趋势。
组织实施日益规范
8月29日下午,在2017年全省国家司法考试工作会议上,9个考区所在市司法局局长郑重地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传递了确保司法考试组织实施顺利安全的决心。
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这是我省在组织实施国家司法考试方面日益规范的一个缩影。自2002年首次组织实施国家司法考试以来,省司法厅、各地市司法局均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承担司法考试考区任务的地市,还成立了司法考试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小组,初步形成了国家司法考试工作网络。
考生正在有序地进入考场
与此同时,司法考试工作得到了公安、卫生、教育、保密、无线电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2011年起省级制定了国家司法考试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考务组织工作,向下延伸到各考区,在安全防范、打击作弊和查处违纪行为等工作全面合作,为顺利开展国家司法考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我省司法行政部门坚持底线思维,制定完善全省考试组织、试卷保密、舆情监管等各项工作应对预案,做到“一事一策”、“一事一方案”。以试卷安全保密工作为例,省司法厅及相关考区规范化保密室均已建设完毕,全省各考区试卷运送车辆统一安装GPS定位系统,加大对试卷运送、保管的实时监控,严格执行试卷保密制度,进一步细化试卷运送、保管、发放、使用、回收各环节流程,明确岗位分工,严格履行手续,落实人员责任,实现无缝衔接、全程监管。
16年来,“以考生为本”的原则不断得到强化。为了方便考生参考,2012年,我省增加了阜阳考区,全省考区达到了9个(分别是合肥、宿州、蚌埠、阜阳、六安、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考区)。 2015年在上年度考区考点总数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对2015年我省考区设置作了部分调整,将亳州市考生由宿州考区调整到阜阳考区,将淮南市考生由蚌埠考区调整到六安考区,将池州考生由安庆考区调整到铜陵考区。
考试现场考生正在认真答题
2013年又实现了报名工作全程网络化,2016年推出法律职业资格管理系统,考生报名、缴费、打印准考证、查询成绩、法律职业资格申请,均通过网络进行,无需四处奔波。另外,网上查询档案和转调资格档案系统也陆续开通。
事无巨细的准备之下,我省司法考试组织实施工作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实现了“无考卷失密泄密事件、无雷同卷查处事件、无考卷(答题卡)丢失事件、无内外舞弊事件、无群体性事件”的“六无”目标。
从严治考热情服务
只有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才能选拔出优秀合格的法律人才。为了营造“净考”环境,我省强化考生诚信意识,每年都会集中开展“倡诚信反作弊”宣传活动,引导考生自律,警示考生遵纪守法,并组织公检法司系统参考人员签订诚信参考承诺书。
同时,加强考场监管,使用计算机软件随机选取各考场监考人员,最大限度使用具有视频监控系统的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场,实时网上巡查并对考试全过程进行同步录像;加大技防力度,2015年,全省统一要求各考场配备电波钟,考生除了携带必备的文具外,禁止佩戴手表或其他计时工具。各考区还加大资金投入,补充购买了金属探测仪、隐形耳机探测仪等相关设备。 2016年,又实施考务安全管理系统,所有考生必须“刷脸”才能进场,彻底杜绝了替考、舞弊现象的发生。
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考务安全管理系统培训班在合肥举行
此外,各考区还全程配备了执法记录仪或考务通,在处置现场违纪行为时,确保执法过程公平公正。
在从严治考的同时,令广大考生津津乐道的还有司法考试工作人员提供的越来越细致的服务。
近年来,省司法厅在“安徽司法”微信中开通了“司法考试”微服务平台,全面讲解报名流程、提示注意事项、演示考务安全系统等,并在完善答疑解惑、实时查询、资料下载等便民服务的同时,探索利用微信、微博等方式对司法考试现场进行全程直播。
合肥考区作为全国特大考区,报考人数多、考生组成复杂,为了方便考生及时掌握有用信息,在考试各阶段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发布“考试信息早知道”“温馨提示”“考前须知”等提示告知信息,重要信息还通过短信方式通知考生,人均发送短信4条以上;阜阳考区在考点配备急救车和值班医生,准备急救药物,在考场考务办公室配备专用电脑和打印机,为忘带准考证的考生现场补办,并且安排应急人员,为考生购买考试用品;马鞍山司法局为了确保成绩合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资格审核100%,提前主动采取“电话预约”的方式,与考生预约具体审核日期,提醒所需准备的材料,实现服务考生“零距离”。
考生参加“诚信参考”签名活动
从考前到考中以至考后,覆盖考试全过程的贴心服务,让考生们在紧张忙碌的备考之余,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不断输送专业人才
“恭喜你,你顺利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可以拿证了。” 2002年9月,编号为“A20023400000001”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发放到现任省高级法院刑三庭副庭长陈吉双手中,这是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实施以后,我省颁发的第一本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据了解,我省司法考试报名一直保持良好的跃升势头,考生来自各行各业,有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本科毕业生,有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有与法律“不沾边”的士兵、会计等,也有战斗在政法一线的广大干警。一大批通过考试的考生走上了法律工作岗位,在改变自身命运实现法律职业梦想的同时,也为我省的法治建设输送了大量的新鲜血液。
监控室内一目了然
“2016年11月22日,当我用颤抖的手点开司法考试成绩查询系统,看到分数的那一刹那,我泪流满面,我考过了,这一天,我等的太久了!”杨丽娟现在是安徽辉泰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实习律师,而她原本是一名幼师,为了实现通过司法考试成为一名律师的梦想,她已经努力了十几年。 2001年,她看了一部美国电影《律政俏佳人》,被深深震撼了。恰逢那时,她的父亲做生意发生了纠纷。“我要学法律!”杨丽娟立下了坚定的决心。当时,司法考试报考条件是专科以上,而她只有中专学历。为此,她报考了电大法学专科。可当她即将毕业,司法考试的报考条件调整为大学本科以上。她的律师梦搁置了,但从未放弃。
武警看管试卷保密室
2012年,她重整旗鼓,报考了电大法学本科,又开始了3年的本科学习。 2014年,拿到本科文凭的她终于有了报考资格。她废寝忘食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备考上,甚至都没有精力陪伴自己5岁的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在2016年通过了考试,并在此后顺利进入律所实习,圆了自己的律师梦。
“没有通过司法考试,去了法院也是‘二等公民’。”时至今日,池州市中级法院法官助理江秀萍对这一句话印象深刻。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的她,于2014年进入法院。彼时,好友的奉劝听上去十分刺耳。可进入工作状态,她才发现“不懂法律,连说话都没有底气”。但是,对法律一窍不通的自己能通过司法考试吗?她诚惶诚恐。不过,江秀萍还是鼓起勇气报考。最终,她迎来了好消息,并在2017年法院系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中,被分到了法官助理的岗位。
此外,司法考试还被很多法律人士视作一场生动的普法实践,随着报考人数的逐年增加,司法考试把学习和运用法律的热情传递到了全省各个层面,提升了普通百姓对法律的知晓度。
改革大幕徐徐拉启
今年是国家司法考试的收官之年,很多揣有法律职业梦想的人士想搭上“末代司考”这班车,因此,今年报考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多达1.9万余名考生报名。
面对这场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考试,组织实施者也抱着“赴考”的心态迎接挑战,以最高标准和最严要求,力求为司法考试画上圆满的句号。
试卷清点用上高科技
运行16年的司法考试即将“谢幕”,明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正式“启幕”。近段时间,“司法考试”更名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9类职业人员必须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消息,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轮改革将有利于建立起统一的法律职业入门门槛,促进法律职业的实质统一,体现出专业岗位必须具备专业知识的思路。
目前,我省正在开展国家司法考试机构和队伍建设、法律人才需求等专项调研。下一步,针对法律职业资格制度实施后职能增加和任务加重的实际,积极推动成立省级法律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法律职业资格管理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并出台相关制度的实施意见。
盛昌高 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