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执行法官十年磨一剑 古稀老人权益终实现
来源:安徽长安网 阅读量:10000 2017-09-18 14:51:37

安徽长安网讯 一幢两层的小楼,一双年逾古稀的老人。小楼里的老人家本该是儿孙绕膝、安享晚年的时候,家中也应处处充满欢声笑语。然而,这一切都因九年前的一场车祸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当肥东法院执行法官史国庆再次走入小楼,看到的是刚刚出院尚未痊愈、浑身颤抖不止的阚大娘,和至今仍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的黄大爷。两位孤独而又孱弱的老人与这诺大的楼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执行法官将执行款交给老人家时,老人家眼含泪水用颤抖的手紧紧握住执行法官久久不愿松开。为了这个案子,他们奔波了近十年。

事情还得从九年前讲起。2008年元月,阚大娘与黄大爷之子受雇于程某,从事货车驾驶员工作,在高速公路上下车检修车辆时,不慎被后方来车撞击致死,留下年近古稀的父母及一双未成年儿女。由于当时天降大雪,雪已覆盖事故车辆车牌,故至今公安机关未能破案。同年2月,阚大娘、黄大爷等一纸诉状将雇主程某诉至法院。法院判决程某赔偿阚某等各项损失合计303518.16元。

判决生效后,程某未依照判决书履行赔偿义务。阚大娘等遂申请肥东县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经查询,被执行人程某仅有小货车一辆。执行法官表示,如果处置该小货车,货车价值远远低于赔偿款数额,且这辆小货车是程某全家谋生之必须。处置货车,一方面对于解决阚大娘等的赔偿问题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也会使程某全家的生活陷入困境,进而导致阚大娘等的赔偿款余款实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一边是体弱多病的老人及尚需抚养的一双儿女,一边是无力赔偿的被执行人,执行难度可想而知!为此执行法官开始了漫长的执行、协调工作。九年间,执行法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该案件的执行在法官手上的接力赛并未停止。九年间,法官共组织双方协商18次,形成笔录15份,走访当事人13次,深入当地党委政府及村委会协商6次,为阚大娘家庭解决了低保待遇;安排司法救助基金进行司法救助。2017年7月5日,阚大娘再次生病住院,执行人员联系好被执行人,值班一结束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带被执行人亲自到医院看望,并就双方的赔偿款支付情况再次协商。9月1日,在核对双方提交的缴款凭据及收条,银行记录的基础上,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就赔偿款余款数额及支付方式最终达成一致意见。9月11日,执行人员亲自把和解后的赔偿款送到阚大娘家中。至此,这起因交通事故引起的雇员受害损害赔偿案件终于画上了句号,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执行,我们永远在路上。对于任何有一线希望的案件,执行法官都会尽其所能的去努力帮助申请人实现权益。但是也有很多案件,因当事人安全意识淡薄,进行民事活动时未做担保,诉讼中又未做保全,使得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导致执行不能,最终使权利人蒙受损失。在这里执行法官提醒大家,生活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民事交往要依法审慎进行,以免给自己人身财产权益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史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