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从“反扒队员”到“贩毒能手”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7-09-21 15:35:01


17岁的少年高一辍学即赴沿海闯荡,最钟情的职业是做了4年辅警,在某边防派出所担任反扒队员。这份特殊的岗位练就了他一身摸爬滚打与犯罪嫌疑人作斗争的过硬本事,但最终他却将这个来之不易的技能用在研究贩毒上。人生,对于他来说也仅仅是刚刚“启幕”,紧接着的就是“剧终”。他自作聪明地将毒品采用物流发运,且将毒品藏在迷你音箱的夹层里,但最终不过好梦一场,为此,他付出有期徒刑13年的代价。

1987年9月,李亮亮出生在太和县一户农家。“聪明”是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可是,对他最看好的初中班主任老师一次家访时,不无担心地对李亮亮的父母说:“这孩子,最怕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初中三年级,李亮亮已呈现出他性格弱项的另一面:自负,浮躁,喜欢钻营投机。

2004年春节刚过,高一只读了一学期的李亮亮揣上家里给他的学费,悄悄地踏上了一列开往长春的火车。此前,他已决定去长春挣大钱,那里有个亲戚做保健品,用最新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赚钱,只要能说会道,聚拢到旗下的伙伴越多,坐享其成的成果就越可观。他怀疑过自己将要加入的或许是传销团伙,可是,转念又一想,传销不是也讲道理吗?它是一种金字塔式聚财,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奋力攀到金字塔顶层,那不就赚得一座金山了吗?“一将成名万骨枯”,李亮亮一直认为,这是合情合理的事儿。

千里迢迢奔赴吉林入伙后,发现果然是传销,但李亮亮也是拼了。他把传销当作一份事业来做。很快从最低级的销售员做到组长,又从组长做到店长,与此同时,他狠钻传销理论,练就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登台做了一名口若悬河、风趣幽默的讲师,那些复杂的奖金分配理论,被他演绎得浅显易懂,充满了诱人的光辉。

从2004年到2008年,李亮亮左冲右突,相当于读了一个四年制传销专业的大学本科。当他的黄梁美梦即将成真时,不料一张早已埋伏张开的大网,将他的传销梦击成了泡沫。吉林当地警方展开打击传销专项行动,一举将其团伙骨干悉数抓获,李亮亮因外出拉人头而成漏网之鱼。历经这场惊吓,李亮亮落荒而逃,只在老家呆了一夜,就又追随同村伙伴南下深圳打工。

在深圳求职,李亮亮痛定思痛,抱定一个念头,宁可讨饭也不干提心吊胆的行当了。机会好像特别青睐李亮亮这个聪明的年轻人,经一位同乡竭力推荐,他应聘到当地某公安派出所做了一名辅警,而分派给他的任务是,跟着一名资深民警做便衣反扒,专门在公交车站台和公交车上抓扒手。

这个行当,李亮亮觉得特别喜欢。那份刺激,尤其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那份反差,让他对这个行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亮亮工作起来,特别用心,完全忘记了自己不久前还在讲台上唾沫飞扬、害人害己宣扬传销一夜暴富理念的丑恶行径。

半年后,李亮亮练就了一身本事,成了独立反扒的老队员,可以带着新学员上路了。此间,他还学会了驾驶,更用心研究犯罪心理学,协助民警对嫌疑人讯问材料。李亮亮真是“干一行,爱一行”,反扒工作一干又是4年。这4年来,他在全所30多名反扒队员中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因此,他也结识了几名在“江湖”上混的老油子,其中就有一名是李亮亮自己邻村的杨明明。

杨明明不仅扒窃,他还吸毒、贩毒,以贩养吸。杨明明第一次被李亮亮抓获时,根本无力反抗。李亮亮只轻轻一个锁喉,就把正在伸向一位老人口袋的手生生地自动踡缩回来。在情急之间,他低低地喊了一声求饶。那声告饶声里,满是家乡乡音土话。李亮亮当即起了恻隐之心,扭送回派出所的路上,经盘问,果然发现这货居然是自己邻村伙伴,甚至念小学时,他就在同年级的隔壁班里。

杨明明还是被依法拘留了。出来后他第一个找到李亮亮,请他喝扎啤,吃羊肉串,还夸李亮亮好身手、好眼力。李亮亮喝了一口啤酒,抹抹嘴角的泡沫回应说:“别肉麻了,拍啥马屁。以后这些偷鸡摸狗的丑事,不要再干了。犯到我手里,也帮不到你什么。 ”杨明明一个哈欠打上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锡纸,弹了耳屎般的一点点粉末,自顾自地拿火烤了,有好一阵子没有说话,但看那神态却是够享受的。他缓了一阵子,才醒过神来,红光满面的样子,搂住李亮亮的肩膀说:“大哥,你可惜了,好钢没使到刀刃上!”李亮亮不解地扳开他的手臂。杨明明凑着他的耳朵说:“咱们老家太和县贩西药生意的,都发了大财了;你这聪明脑子,再加上这付好身手,如果换个行当,去贩药,那还不早就成亿万富翁了?”李亮亮狠狠地一饮而尽,久久没有发话。其实,他心里是很苦的:反扒做得那么卖劲,到手的工资奖金也屈指可数,想转正成为一名真正的民警,几乎没有希望。刚结识的女友想买一只项链,他攒了三四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买半只呢。

杨明明还告诉他,自己吸食的大烟,那是劣等祸,但是极其享受啊。吸食这东西,可是身份的象征,社会人群中VIP的标志呢。吸它,就等于烧钱,可是,每一个吸它的人都有钱可烧。因为,挣钱太容易了。李亮亮的心,七上八下的。杨明明那弱不禁风的身影一直晃在他眼前。杨明明分明是有钱的主儿,手上戴的金链子,如果拿它换个项链送给自己女友,这婚事也就成了。

不久,李亮亮还从杨明明那儿知道,在某些药品中,可以通过土方法提取一种兴奋剂,它类似于白粉,能卖很贵的价钱。仅这项收入,根本不是一个反扒协警能想象的天文数字。反扒激情,慢慢地被白粉背后的利润数字冲淡了。

2012年春节,在第二次陪同杨明明吸食白粉后,他辞掉反扒工作,回到全国闻名的西药市场老家太和县发展。

2012年4月,李亮亮春节过足了毒瘾。他素不知道,天下还有这般享受。日子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吞云吐雾,懒洋洋地伸个腰,每天要太阳翻上屋脊,他才从梦中醒来。这是李亮亮与女友如愿以偿结婚的第2个年头,老婆有了,孩子快生了,每天睡到自然醒。虽然在农村,但城乡差别不大,他家里有WIFI,重要的是还有那种宝贝,毒瘾上来了,吸一口。李亮亮还有一个众所不知的秘密,那就是他在默默研制这种毒品,试图从西药市场上买一些相关药品,从里面能够通过各种化学反应提取那种最珍贵的海洛因成份。虽然数量微小,但积攒起来,也能聚沙成塔。

他的研究,就在自己家里进行。连妻子都不知道,他把自己天天关在屋里捣鼓啥。但是,他很自信。一旦这项研究成功,他就极大地降低了毒品成本,从而一本万利。这件事,只有他和杨明明两个人知道。前期的研究经费是杨明明提供的,但是当长时间看不到希望时,杨明明就找个借口退缩了。李亮亮只好拿出自己的积蓄继续实验。很快,他自己的一点家底也花光了。再加上他自己还要维持吸食毒品。不得已,他只好像众多的吸毒者一样,未能免俗地以贩养吸,企图先通过贩毒挣钱,支撑自己的吸食成本和“科研”经费。

此间,李亮亮因为每天都要花钱吸食毒品,穷得只剩下了一个证件。这个证件也只是个纪念,就是当时悄悄溜掉辞工时留下来的“反扒工作证”。这是他刻骨铭心的骄傲。在一度手头连全家人吃饭都成问题时,李亮亮只好硬着头皮拿这个工作证到当地一家保安公司,寻个活计做。但是,毒魔它有着撕心裂肺的吸引力,任何正经工作李亮亮都坚持不了多久,原来每天由吸食一次,发展到吸食三次,再后来,每隔两小时就要吸食一次。而且,身体素质断崖式下降,他爬个楼梯都气喘吁吁,力不从心。还哪里去可以做一线的安保工作呢。案发后,办案民警在其家中起获了其研制毒品的大量原料和相关工具。

这更加坚定了他紧急进入贩毒角色的决心。通过吸毒,买毒,以及过去在广东深圳结识的关系,他通过互联网很快找到了毒品卖家。李亮亮这个网名叫“领悟”的男子,很快通过虚拟世界联系到了“冰从眼前过,不溜是罪过”的一个网上零星售卖毒品的女子;还有一个就是可以大宗发货的重庆哥“不一样的精彩”。他们的地下联系日益频繁,经过多方策划,李亮亮在找到一个跑出租车的发小朋友胡某某赞助支持下,从重庆开始由零星发货,渐渐扩大成大笔发货。

2014年3月25日,太和警方接到举报,有人多次从广东、山东、重庆等地购买毒品,用于贩卖。经过立案侦查,太和禁毒民警放长线、钓大鱼,严密监控其涉毒犯罪行为。当年8月3日下午2时许,当嫌疑人李亮亮伙同其发小胡某某一起驱车赶往阜阳市某物流公司集散点准备取回一快递包裹时,埋伏已久的公安民警迅速包围了现场,当场从其刚刚拿到手的包裹里取出一对迷你型小音箱。在嫌疑人李亮亮、胡某某等人的亲自见证下,民警撬开两只小音箱,从其中一只音箱的桃木红木质材料夹层里,搜查到装有一个锡纸包,打开内有白色粉末状物质,经现场称重为49.57克。

原来,嫌疑人李亮亮通过网络联系到重庆某毒贩后,要求其以物流的形式发货到太和县某处,由于书写失误,其将“太和”误写作“泰和”,导致此快件抵达合肥后,一时下落不明。极度焦虑的李亮亮,几乎每隔半小时就要刷一下快递单号查询,但始终没有结果。一方面极需这笔货物,因为李亮亮为这批货早就找到了下家;另一方面,又极度害怕这只快件被警方查获。当他忽然获悉此货又有了下落时,就紧急中途赶往阜阳市物流公司中转站,企图提前取回快件。李亮亮的一举一动,牢牢地被掌握在警方视线之内。当他提前取货时,被当场人赃俱获。

此间,李亮亮因担心这个快件不能拿到,又与上线毒贩商量,要求其以同样的手段寄出了同样数量的第二笔白粉。不久,这批毒品也被警方如期查获。后经鉴定,警方查获的毒品,即是毒品含量较高的冰毒。

2017年6月,阜阳市中级人民法公开审理此案。检察机关认为,根据嫌疑人供述及证人证词,李亮亮发出的第二批毒品跨区域多处流转,也已流入社会,且嫌疑人李亮亮为购买的毒品寻找到销售渠道,且达成交易意向,两批货物应合计认定,均依法认定其贩毒既遂。

李亮亮的辨护律师则认为,被告人李亮亮其在第一批毒品发现失踪后,才让上线发寄同样数量的毒品,其主观只有一次贩毒意图,只是后来,两批毒品全都寄到阜阳市。据此不能认定其合计数100克,为其贩毒数量,而应认定其贩毒数量为49.57克。法院经审理依法支持了被告李亮亮辨护律师的意见,认定其构成贩卖毒品罪,贩卖毒品数量认定为45.97克。遂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5万元。李亮亮当庭表示认罪服法,不上诉。

辍学,传销,反扒,贩毒,再到入狱服刑。俗话说:三十而立。30岁的李亮亮从踏出校门,即误入传销泥沼,再凭着侥幸逃过一劫后,仍不思悔改;在从事反扒工作中,却再次将聪明才智用歪,沾染毒品宛若深陷恶梦中,打起研究贩卖毒品的主意。正如他自己在法庭最后陈述中总结的那样,表面上看是小聪明害苦了自己,其实真正让他一脚跨进泥沼的还是毒品,它像是犯罪催化剂,让他欲罢不能,铤而走险。  宋戈琪 法治安徽网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