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书声琅琅 传播法治好声音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7-10-13 15:18:51



法治安徽网讯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10月11日上午,由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法制报社承办的全省首届“法苑书香”校园悦读分享赛,历时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在本次分享赛的协办单位安徽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举行。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姚玉舟莅临现场观赛并为荣获一等奖的选手颁奖。

作为我省“书香安徽”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次校园悦读分享赛得到高校法律院系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和安徽公安职业学院8所高校选拔出来的16名参赛选手,热情高昂,结合自己读书学法的心得体会,激情饱满地分享了对法治的感悟、对法律的感知以及法治信仰和理念的培育,一展新生代大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精神风貌。

分享赛上,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郭强代表主办方,向参赛的高校和选手表示诚挚的谢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此次分享赛是‘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内容,力促全民阅读的深入和普及是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全省首届“法苑书香”校园悦读分享赛的成功举行,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校园生活,很是亲切。作为省级主流媒体一定讲好安徽法治故事,传播好法治安徽声音。相信有法治精神的一路陪伴,同学们的人生路定会更精彩。 ”安徽大学党委书记李仁群代表活动的协办方表示,“法苑书香”校园悦读分享赛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也是对我省法科学子的学习和法学实践的一次有益检验,安徽大学定将为安徽法治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法律人才!

颁奖嘉宾与获奖选手合影


出席本次分享赛活动的领导还有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车敦安,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时侠联,省委政法委秘书长李国庆,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陶芳德,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荣,省司法厅副巡视员杨晏平,以及本报总编辑粟原慰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我省“十三五”规划更是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实施全民阅读工程,推动书香安徽建设”目标和任务。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姚玉舟莅临现场观看比赛

在推动“书香安徽”建设中,安徽法制报社积极行动,主动担当,充分发挥法制专业媒体优势,精心谋划,于今年3月在旗下的“报、网、端、微”推出了全媒体“法苑书香伴我行——全民悦读”专栏,通过刊载案例剖析、法律法规条文释义,释法用法、交流心得、开设读者互动板块等多种形式,向读者推介优秀法律书籍、普法读本,传播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常识,至今已推出13期,深受读者欢迎,“法苑书香”以其鲜明的专业特色渐成我省普法宣传的响亮品牌。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姚玉舟为一等奖获奖选手颁奖

润校园 学法有梦想

首届“法苑书香”校园悦读分享赛精彩瞬间采撷


法苑书香,你我共享。哪一本书曾给与你法学启蒙?哪一次阅读带给你感动?10月11日上午,全省首届“法苑书香”校园悦读分享赛精彩开赛。本次比赛议程安排合理有序,受邀的专家评审阵容强大,来自在肥8所高校法律院系的16名参赛选手碰撞出智慧火花,16场精彩演讲,或平实温厚、或真挚柔美,或高亢激情、或严肃冷峻,共同探索着法律真谛,感受着法治脉动,展现了新时期高校法学学子读书学法,将法治的理念与信仰深深根植于心中的昂扬风貌。整场比赛可谓“内容有特点、演讲有重点、现场有看点”,本报记者为你一一梳理,独家呈现现场精彩瞬间。

选手们激情发挥


特点

视角独特重温法学经典著作

《风骨》、《西窗法语》、《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本本耳熟能详的法学经典著作跨越时间,经过参赛选手视角独特的解读,让现场所有人真正感受到了法苑的沁人书香。

“打开这本书,处处见风骨”。安徽大学梁新意和大家分享的书是陈夏红先生的《风骨》,她形象地理解把这本书比作“修复文物一样”,将散落各处的残片汇在一起,修复的是中国法治进程中部分重要人物的生平,还原的是一段段被湮没的历史,重构的是中国法学传统之记忆。放眼当下,梁新意坚定地表达了一名新时期法科学子的担当,“我们要发扬法律人的风骨,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幸福结合起来! ”

在法律全球化的今天,“本土资源论”能给法学学子带来哪些思考?合肥工业大学王娟从苏力先生所著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中寻找答案,“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很多的新的社会关系,运用法律规避可以使人们得到预设的结果,这就是苏力向我们勾勒的一幅以法律规避、法多元化到法现代化的场景,也就是法秩序本土化的路径。 ”

今天的法学学子,就是未来的法律人。那么一个称职的法律人的标准是什么?安徽农业大学赵盼在阅读姜明安先生《法律人与法律学人的品性》一文时受到启发,“唯有时刻以信仰法律、追求正义、崇尚秩序为己心,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才是有温度的法律人。 ”

“作为当代青年,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法治进程的突飞猛进,多么令人振奋!作为未来的法律人,我们应该如何与法同行呢? ”安徽建筑大学方凌琳从梁治平先生的著作《法辩:中国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坚定了方向,“我相信,法律的信仰会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法治建设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吴凯等人荣获优秀奖。

为台上选手加油

重点

观照现实铭记学法用法价值

如何平息紧张的医患关系?火热的校园贷背后存有哪些隐忧?弹幕网站“ACFUN”(俗称“A站”)因违规被罚为何引发热议?参赛选手在分享阅读心得的同时,不忘结合社会热点,或用数据,或用案例,辅以佐证,通过观照现实,重申了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重要性。

安徽中医药大学李儒婷是一名医学生,但在医学院的学习清单里,法治教育也是重要内容,《医学法学》、《卫生法学》都是必修课程。她关注到近年来发生的医生被逼下跪、医生被捅等医闹事件,在演讲中她坦言自己一度十分忧心:“对于一个医务工作者而言,法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不过,在阅读了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的相关书籍后,她有所触动,尤其对其中一句话印象深刻,“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这让她坚定了成为一名知法守法懂法的合格医护人员的决心。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吴铠是一名大二学生,入校之初,法对于他而言,就是刻在校园里一块巨石上的冰冷的大字。随着接受了系统的法学教育,他开始发现法律可以改变你我的生活。他举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当他得知身边同学打算通过校园贷平台借下高利贷进行消费时,他及时进行了劝阻,事后那名同学很感谢吴铠的行为。


莅临分享赛现场的嘉宾

安徽医科大学刘瑞雨用上个月弹幕网站“ACFUN”因违规被罚的案例,探讨了一个新颖的话题——传媒与法治的关系。这是她从英国著作《传媒与犯罪》中获得的灵感,“接触到这本书,令我领略到教材之外一大片无垠的法律天地。传媒为犯罪加强预防,犯罪为传媒提供信息,这二者处于同一根绳上,唯有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实现法治社会的和谐构建。 ”

看点

实力PK促进深度学习交流

本次比赛受到了8所参赛高校的重视,派出的选手经过层层选拔,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手,也有初出茅庐的新秀,他们都铆足了劲要在赛场上一较高下。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派出的两名选手都身穿藏青蓝警服,迈着正步走上讲台。其中,郭子璇同学在开场白中清唱了一段童谣,唤醒大家的儿时记忆,也直接表达了自己对警察梦想的执着追求。

紧张的比赛氛围之下,有些选手怯场忘了词。安徽中医药大学的一名参赛选手在演讲中几次停顿,站在台上略显尴尬,“不好意思,我太紧张了,一时想不起来了。 ”她真诚的态度换来台下嘉宾、评委和观众的宽容笑声,缓解了现场的紧张气氛,本报新媒体中心主持人齐小迪也机智地为选手加油,“请大家给点掌声为她打气。 ”瞬间,台下响起了鼓励的掌声。在这一段小插曲之后,该名选手顺利完成了演讲。

台上比赛热烈,台下互动甚欢。选手们抓住这一次难得的与兄弟院校交流学习的机会,纷纷交换联系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

比赛结束后,本报记者还邀请了重量级评委做了精彩点评,以及获奖选手分享比赛心得。

仔细统分


评委点评:


◆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陶芳德

在现场聆听了16位同学的演讲,整体都非常精彩。同学们传递了一个个闪光的法学观点,分享了很多感人的知法、守法的故事,让我们真正闻到了法苑的书香。

作为评委,我也很有收获,受到启发。我建议,在今后高校的法学教育工作中,以及在政法队伍培训中,这种形式都可以经常采取,有利于激发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大家的思辨水平和思辨能力。


◆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播音部主任、省演讲学会副会长蒋煜

非常荣幸参加“法苑书香”悦读分享赛,16位选手的演讲内容非常精彩,展现了才情,也展示了演讲技艺,更赛出了水平和风格,让我们在座的听众大开眼界,既了解了西方的法治精神,也更深刻感受到法治中国建设征程中砥砺奋进的力量。法治中国不是一句泛泛而说的大话、空话,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践行的行动,有个选手总结得很到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学法是基础、守法是底线、用法是关键”。我觉得这 “学、守、用”正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必不可缺的三个要素。

另外,我给选手们提一些建议,希望他们在以后的演讲中,能够更加琢磨演讲技巧。比如,今天有几位选手忽略了演讲的另一个主题 “法苑书香”中的“书”,还有一些选手推荐的是国外的法律书籍,但如果能和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全民普法活动结合起来,再举一些本土的、有感染力的事例,那将事半功倍。业精于勤,希望选手们在以后的比赛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选手感言:

◆安徽大学 梁新意

我在阅读陈夏红先生的《风骨》过程中,受到了很多的启迪,书中的“风骨”二字考量着每一位法律人,考量着我们的勇气、智慧和操守,考量着我们是否坚定法治文化自信,考量着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是否能担得起法律人的“风骨”。我还推荐给身边同学一起阅读后,他们也颇多收获。

作为法科学子,我们要发扬法律人的风骨。我希望每个行政决策的做出有法可依,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法律人监督的权利。就如我演讲中所说的,我会将法学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去热爱。
◆安徽建筑大学于达喜

对我个人而言,参加这次比赛对于我之后的专业学习也有更好的方向性指导,让我看到了社会上各个层面对法学专业的大力支持,也让我对这个专业的前途更为憧憬。作为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我觉得在社会上应该多一分责任感,整个社会的发展有部分是承担在我们的肩上,中国正在加速复兴崛起,全面依法治国正在稳步推进,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有历史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勇气。
◆安徽医科大学黄冠一

刘星先生的著作《西窗法雨》是我的法学启蒙书籍,这本西方法律文化漫笔,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故事,用趣味浓烈的故事诠释法律,阅读后让我产生了了解法学的兴趣。

在这次比赛前,我查找了很多法律案例,并收集了一些专家对于死刑的废存问题、民事赔偿中的证据效力问题以及程序正义、结果正义的解读,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让我对《西窗法雨》这本书有了重新的认识,这是参加这次比赛的最大收获。
◆安徽医科大学刘瑞雨

今天的演讲,之所以选择《传媒与犯罪》是因为我除了热衷于法学专业学习外,还对于传媒业十分有兴趣,而这本《传媒与犯罪》正好融合了我最喜欢的两个专业。

通过这次的演讲比赛,我也知道了其他经典的法学书籍,另外也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很敬佩他们,他们无论在气度上,还是稿件内容上,都非常充实完备,我学习到了很多。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给自己定下更高的目标,努力充实自己。·本报记者周莹莹李斐本版摄影张青川黄河·
省首届“法苑书香”悦读分享赛

一等奖:
梁新意 安徽大学

二等奖:
黄冠一 安徽医科大学于达喜 安徽建筑大学刘瑞雨 安徽医科大学
三等奖:
赵 盼 安徽农业大学张 彬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李儒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吴雅静 安徽大学吴礼奇 合肥工业大学



(记者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