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7月走过,时间从未改变前行的脚步。上海兴业路的一栋小楼,迎来更多朝圣者。陕西延安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有人展开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北京,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大街小巷飘扬的党旗上,镰刀锤头格外醒目。
96年,源于德国小镇特里尔的种子,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灵中孕育成长。红色的激流汇入黄色的土层,掀起汹涌壮阔的狂澜,汇聚成光耀中华的绚丽日出,它让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荡涤风雨如磐的暗夜,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人类社会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巨变。
从嘉兴南湖上的一叶扁舟,到扎根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从只有50多名党员的一棵“小树苗”,到成长为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参天大树”,中国共产党激励与召唤着亿万人民生死与共、始终相随,让这个曾经四分五裂、一穷二白的国度,于危难中振作,在绝望中重生,已然可见复兴的曙光。
96年过去,就让我们重新打开时间的闸门,踏上那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翻阅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1935年8月,方志敏在就义之前慷慨陈词。“我们是有组织、有信仰、有觉悟的人。”2008年5月,瞿永安的11位亲人在汶川地震中丧生。在满地瓦砾的家门口,这位北川县副县长泪流满面磕了三个头,随后起身投入抗灾一线。在汶川震区考察救灾和重建的外国友人感慨:“有一条‘经’我们很难取走——你们有这么多勇于献身的中共党员。”
96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汇聚于信仰的旗帜之下。在他们身上,有着这个群体的心灵密码,有着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基因——他们相信,“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他们秉承,“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焦裕禄忍着剧烈疼痛坚持工作,把藤椅都顶破;沈浩扎根小岗村,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杨善洲放弃退休后悠闲的生活,用双手把荒山变成林海……永恒的丰碑上记录着这些时代的先锋,不是因为他们的权力或者财富,而是因为他们刻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岂曰无碑,山河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这是共产党人的道德觉悟,也是一个集体的精神传承。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存在着太多的优秀共产党员,蚌埠邮储银行也是我党滔滔洪泉里的一颗亮珠:像怀远县支行的张奇,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了让小额信贷业务真正服务三农、服务需要的农户、商户,他带领客户经理无数次顶着炎炎烈日,放弃舒适的办公室,放弃周末节假日和家人在一起的机会,拿着业务宣传单,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实地走村入户开展调研。优秀之于党员是一种习惯。我们的一个同事韩虎生病了,生活不能自理,张奇便主动请缨为其擦洗身子,平日里与其沟通、聊天,讲诉身边的事情,帮助他减轻精神压力。其实,邮储银行还有无数个“张奇”,他们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热潮中,主动而为,爱岗奉献,默默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誓言,用坚定的信仰的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经落到我们肩上。“以国事为己事,以国权为己权,以国耻为己耻,以国荣为己荣”,让历史成为丰碑,让精神穿越时空,我们将藉此继续征程。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能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并和那么多美丽的灵魂相遇,应该是我生命旅途中最美丽的风景。
(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