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1元公交”: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的“舒城样板”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7-10-30 15:18:19


271辆公交车,17条城乡公交线路,11条镇村公交线路,公益化模式运营,全程1元/人次票价和社会福利性优惠政策,公交车通达全县所有乡镇。

真正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舒城今年也由此成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有270多批取经客纷至沓来,实地观摩、学习“舒城样板”。

公交改造与发展:被列为“特色自主民生工程”

2012年之前,舒城县仅有县城公交车30台,以及挂靠经营的农村客运车辆286台,城市公交服务能力有限,农班客车又存在乱涨价、超载、抢客等问题,服务质量整体低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为彻底破解交通乱象,该县将城乡公交作为自选的一项民生工程来抓。经过深入调研和方案比较,决定在全县开通惠民公交。抓住农客班线经营权到期的有利时机,坚持“农村客运经营权到期依法终止,给予原车主适当补偿”的原则,采取“集中力量,分步推进,成熟一条改造一条”的工作策略,县政府前期一次性投入1个亿用于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使原农客车辆有序退出城乡客运市场。

公交改造完成后,该县确立了打破城乡界限、城乡公交与城市公交完全融合的改革与发展思路。采取线路、票价、服务全面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即:城乡公交与城市公交线路合并,直接通达城市中心,由县城连接21个乡镇;全部采用公交车型,按公交班次、站点运行,全县设1个公交客运总站,2个公交中转站,287对公交站台;公交车全年执行“全县一个价,上车一元钱”以及70岁以上老年人等五种人群免费乘车的惠民票价政策,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13年3月,我县将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列为县特色自主民生工程,每年产生的约3000多万元政策性亏损由县财政全额补贴,对公交站场用地、道路通行管理、财政补贴机制等给予政策支持,并明确乡镇、部门和县公交公司对城乡公交的管护职责,实施考评奖惩,实行年度考核,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城乡公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面对前来取经的同行,该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江炬森一次又一次自豪地介绍,县委、县政府对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十分重视,并将其列为县里的“特色、自主”民生工程。

提高镇村通达率: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真没想到,在村头就能坐上公交车! ”每次在家门口乘车,舒城百神庙镇郑圩村张大爷总会如此感慨一番。

舒城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沪蓉高速、合九铁路穿境而过,G206、G105等国省干线连接四方,122条县乡公路纵贯全境,形成了以国省道为骨架、县乡道为支撑、村道为脉络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为不断提高建制村公交通达率,解决边远地区群众“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2016年以来,该县积极探索镇村公交网络建设之路。按照“县乡合办、乡镇为主”的模式,县级政府负责统一提供镇村公交车辆,乡镇成立镇村公交公司负责具体运营。镇村公交线路由县政府牵头开展风险评估,统一规划审批。镇村公交同步执行1元票价,运营亏损由县乡镇财政补贴,县财政按照每个站场建设补贴50万元,每台镇村公交车辆每年按6万至7万元标准对乡镇进行补贴。截至目前,全县规划开通镇村公交线路32条,已开通11条,投放车辆46台,建成镇村公交站场5处。

公交管理智能化:让出行变得更加安全、快捷

在舒城县通运公交公司监控中心,点击公交车队和线路,各停车站场及各台行驶在路上的公交车内的实况,在屏幕上一览无余。

为强化公交智能化管理,2016年6月,该县投资500多万元的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平台具备4G视频实时监控、车辆超速报警、语音自动报站、运营智能调度等功能。该县还开发了方便乘客查询的掌上公交、微信公交,人们只要关注微信号或下载公交APP后,就可以在智能手机上查询公交相关信息,群众乘车更加方便。如今,所有的镇村公交也都接入监控平台,城乡公交和镇村公交实现智能监控全覆盖,一套系统,两级平台,同步监管,使公交运营方便、快捷又安全。

“1元公交”:老百姓“叫好”、综合效益“叫座”

城乡公交实行1元票价,政府虽然每年要“亏”3000多万元的运营补贴,但赚来的是全县100万人民群众的真心“点赞”。

实践证明,对“公交下乡”不仅老百姓“叫好”,而且综合效益“叫座”。“1元公交”开通后,客流量翻了近3倍,全县群众一年就节约出行成本2亿元;实行“1元公交”后,客流剧增,县城的商贸业效益翻番,县城整体投资环境得以大大改善,县级财税收入呈稳步上升趋势;“1元公交”还彻底让“黑头车”没有了生存空间,市场规则迫使“黑头车”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县内客运市场得到有效净化,交通行业管理走向规范;城乡公交的一体化融合,线网更加优化,农村群众出行80%会选择公交出行,加上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使用,使全县运输行业的碳排放量逐年呈下降趋势;公交行业的文明示范,也带动了广大旅客文明素质的提升,自觉排队乘车、主动为老人让座等文明行为已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文明的正能量在龙舒大地上温暖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