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提出 “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2016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将包括安徽省在内的五个省市作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重点推进地区,要求力争在两年期限内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2016年8月,安徽省高院在全省中、基层法院中推荐了三家法院作为全国“基本解决执行难示范法院”,芜湖市镜湖区人民法院入选。
一年多来,镜湖区法院以此为动力,认真研究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对策,在上级法院的正确指导下,群策群力、多措并举,集中火力攻坚克难,为力争在两年期限内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打出了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
采用团队办案模式提高效能
作为芜湖市中心城区法院,镜湖区法院近年来面临着案多人少、执行队伍老化、执行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等现实困难,承受着巨大的办案压力。为了充分调动员额制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执行人员、书记员、司法警察的工作效能得到充分发挥,该院执行局以司法改革为契机和动力,转变执行理念,创新执行机制,合理配置执行力量和资源,采用执行团队办案模式,从而促使执行人员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化解了案多人少、执行队伍老化等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办案效率和案件质量。
该院将执行局全体执行人员分为五组,执行一、二、三、四组分别由一名员额执行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两名书记员、一名法警组成,执行五组由两名员额法官、两名执行员和四名书记员组成。执行一、二、三、四组负责新收案件的执行,执行五组负责所有恢复执行案件的审查和执行,部分执行异议案件的办理,信访接待及办理,部分信访案件的执行,被执行人财产信息查控,保全案件的执行及解除保全执行,执行指挥中心的指挥及调度,所有内勤事务,网络拍卖以及其他应由内勤办理的事务。员额法官通过卷宗查看查控财产状况,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控制和处分措施,负责案件办理流程节点的把控和案件结案的审核。书记员分为内勤书记员和外勤书记员,内勤书记员负责准备文书材料和接待等内部事务,外勤主要负责外部执行工作,包括财产查询和控制工作。法警辅助案件执行。执行团队模式既凸显了员额制法官的主体地位,又充分调动了其他执行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了执行工作的集约化运行,提高了工作效能。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如虎添翼
被执行人为了逃避执行,经常与执行法官“躲猫猫”,成为困扰执行工作的一大顽疾。近年来,镜湖区法院利用全国执行信息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的住址、通讯、财产等个人信息,不仅大大方便了对被执行人的寻找,还可通过该系统实现对被执行人在全国多家银行的存款信息查询和冻结,为案件的执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利用市中级法院与市政府信息办建立的全省法院首家“人员生命树”查询系统,实现对芜湖本地被执行人户籍、房地产、社保、公积金等信息的查询。该院还通过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在公安、工商、车管、不动产登记中心等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对失信被执行人在企业注册、房产与车辆过户、招投标、出入境、高消费等方面予以严格限制,不断压缩其隐匿财产、规避执行空间。该院还运用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案件指挥平台处理外地委托案件,方便了委托执行工作,提高了异地执行效率。
2017年,全面升级的镜湖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暨信息集控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院还为每个执行小组配备了新型执行装备——手持式高清单兵终端及车载终端,在近期开展的多次执行会战中均派上了用场,被用来全程实时录像并连线执行指挥中心。有关领导坐镇执行指挥中心对多个执行现场实时监控,全程掌握执行现场真实情况,远程指挥调度执行人员,远程处置执行现场突发状况。
法院执行工作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让镜湖区法院如虎添翼,进一步促进了执行工作的规范和高效。
创新网络司法拍卖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优化法院执行工作效能,提升司法拍卖成交率,降低拍卖成本,镜湖区法院很早就开始推行网络司法拍卖,自2014年1月起利用淘宝网开展司法拍卖,共网拍548次,拍卖标的物266件,成交金额为3.93亿元,溢价率达19.99%。
在以往司法拍卖实践中,房屋、车辆等价值较高的标的物往往由于竞拍者资金紧张而流拍,导致成交率较低。镜湖区法院积极调研网络司法拍卖中引入分期付款方式的可行性,并就该问题与中国银行芜湖分行进行多次协商,成功就司法拍卖贷款问题达成共识,并签订了相关会议纪要,银行同意为符合条件的竞买者提供按揭贷款服务,从而在全省首创与银行联手推出“助拍贷”业务。“助拍贷”服务有效解决了竞拍者全额付款的资金压力,成交率和溢价率均明显提高。凡是有意参与该院委托的司法拍卖的竞拍者,最低只需支付30%的首付,剩余款项即可通过银行办理按揭贷款,其中住宅贷款期限最长30年,商铺贷款期限最长10年。自推行“助拍贷”以来,镜湖区法院已通过该金融服务成功促成多起司法拍卖成交,其中房屋最高溢价32.19%,车辆最高溢价80.20%。
镜湖区法院的网络司法拍卖彰显了财产处置的公开公正性,与银行联手推出的“助拍贷”服务提高了房产和车辆的变现速度,及时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开展专项集中执行战果丰硕
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等现代化执行手段的同时,镜湖区法院继续发扬传统执行方式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执行、集中执行行动,加大搜查、查封、扣押等强制执行措施力度,对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依法予以司法拘留,节假日和夜晚加班已成该院执行人员工作常态。
一是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加大该类案件的执行力度,助弱救困,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对于涉及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残疾人、人身损害赔偿以及农民工工资等类型的案件的被执行人重拳出击,及时执行到位。同时对难以执行到位又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依法发放执行救助金,2016年共发放15人次,615000元。 2017年以来,镜湖区法院在市中院的统一部署下,先后组织了“端午节”集中执行活动及代号为“亮剑”的“百日执行会战”活动。二是加强对金融类执行案件的执行力度。首先加大了对金融类执行案件的财产查询力度,通过司法查控系统加大对这类被执行人财产的查询力度,特别是掌握其银行存款和不动产信息;其次针对难以腾空的抵押房产,开展了集中腾房活动,在多部门的统一联动下,对一批腾房较困难的不动产进行了强制腾房,使其能够顺利进行处置。三是对小标的案件采取集中执行活动。由于小标的案件相对容易执行到位,且多数都是因为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主观拒不履行。镜湖区法院定期部署干警对小标的执行案件开展集中执行活动,到被执行人住处查找被执行人,通过失信人制度和司法拘留强制措施,加大对被执行人威慑力度,责令其立即履行法律义务。
镜湖区法院执行干警通过一系列专项执行、集中执行活动,夜以继日、节假无休、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的战果,为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加大信用惩戒力度震慑“老赖”
镜湖区法院对执行阶段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原则上都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同时还与芜湖日报报业集团签订了一年的失信被执行人的广告发布合同,定期在《大江晚报》上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促使被执行人尽快履行法律义务。还制作了部分失信被执行人公示海报,在社区、街道及公共场所张贴。
2017年9月,镜湖区法院再度升级信用惩戒力度,根据市中级法院与市政府信息办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决定,对失信被执行人手机设置“彩铃”。市三大通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作为本次行动的联合单位,依据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要求,负责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手机号码进行核查和设置“失信彩铃”。彩铃铃声由市中院统一定制,内容为:“您好,您拨打的机主已被芜湖市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请敦促其履行法定义务,做诚实守信公民,并谨慎与其发生金钱往来,以免财产造成损失……”通过此举敦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法律义务,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此外,对于部分被执行人有财产拒不执行,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镜湖区法院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2017年截至9月共司法拘留43人次;对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罪的刑事责任。2017年以来,该院移送公安机关侦查案件两起,自诉案件立案一起。
部分被执行人在上述信用惩戒、执行措施的震慑下,主动与执行法官联系来法院履行义务。
建立院所联动机制助力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与公安部于2016年12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司法拘留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的意见》后,镜湖区法院积极探索与芜湖市公安局拘留所联动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机制新举措,针对该院执行案件大幅增长、司法拘留人员增加的形势,与拘留所加强沟通协调,及时通报案情,使拘留所变被动收押为主动介入,变单纯看管为调处矛盾,指定专人与执行法官对接,对入所的被执行人做针对性的劝导说服和法制教育工作,促使其认识错误,履行义务,成为法院攻克执行难的得力助手。执行法官联合管教干警召集相关人员在拘留所商讨案件解决方案,达成执行和解,实现执行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被执行人余某某曾毕业于省内一所建筑大学,因其叔叔承建工程缺乏资金,便以自己房产向银行抵押贷款28多万元,至诉讼时尚欠23万多元。在执行过程中,经法院张贴腾房公告仍拒不履行。法院于2017年8月12日对其司法拘留。刚入所,余某某满不在乎。在拘留所,管教人员便对其开展思想教育。余某某妻子王某某向执行法官反映,其丈夫最近赋闲在家,而8月26日在合肥的一场招聘会希望能按时参加,并称余某某也希望早日出来能够找其叔叔要债。执行法官考虑余某某妻子做其工作会更有效,便建议市公安局拘留所安排一定时间让余某某妻子进入拘留所同余某某面谈。拘留所对此十分支持。 8月18日,面对妻子苦口婆心的劝说,在拘留所管教干警的帮助下,余某某有所触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配合法院处置抵押房产,法院决定对其提前解除拘留。
8月26日,被执行人余某某如期赴合肥参加一场专业技术人员招聘会,而他与银行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也有最新进展,他的抵押房产通过中介将顺利转让,银行贷款将如数清偿。从刚入拘留所的抵触,管教干警的劝解,拘留所里与家属的会面,最后真心悔改提前获释,芜湖市公安局拘留所与镜湖区法院通过联动化解推进案件执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着日益繁重的执行工作,镜湖区法院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执行团队建设、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建设,创新执行举措,打造,务实、高效、权威、廉洁的执行队伍,努力实现“二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的任务目标。
·凌峰 杨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