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省城合肥日新月异,在城市化进程中,新型交通、超高层建筑相继出现。您在搭乘轨道交通时,是否关注过消防安全?您在百米高写字楼中办公时,是否关注过消防安全?在消防宣传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走访合肥轨道交通部门、合肥最高楼,亲身体验很多新奇特消防设施,为您解密这些场所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消防安全。
您知道合肥投入使用的最高楼有多高?为了保证安全,在这最高楼里投入多少新奇特的消防设施? 11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政务区55层249.1米的合肥第一高楼华润大厦A座,现场体验了把专职消防员。“我的最高纪录是17秒穿上消防战斗服。”在华润大厦微型消防站内专职消防员正在进行一场常规消防安全训练课。别小看微型消防站,它对保护合肥第一楼消防安全起了关键作用。22具各类型灭火器、消防头盔、灭火毯、空气呼吸器、手提式探照灯……22种消防物资在微型消防站内一应俱全。
厚重的防火服,穿在身上什么感觉?记者体验了一把。相比专职消防员一气呵成,记者显得有点手忙脚乱。刚穿上与裤子相连的靴子,便已感觉到了沉重。靴子穿在脚上如同挂了沙袋。随后,在队员的帮助下,记者套上背带,穿上厚厚的外套。衣服一扣上,立刻感觉与外界隔离开来,密不透风。据了解,这套防火服的重量5公斤多,这还不是全副武装,若是扣上腰带,戴上空气呼吸器,总重量将超过25公斤,而消防队员要承载25公斤的负重,奔向火场。穿上这5公斤多的防火服,记者简单跑了几步,明显腿软,不到两分钟,额头上已满是汗珠。
“我们华润大厦A座共有室内消火栓242个,消防点位26500个,灭火器近800具,监控探头302个。”华润大厦A座工程部负责人童庆飞告诉记者,高层建筑因为体量大、业态多、人员多,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难度大,扑救相对困难。作为合肥第一高楼大厦共有55层,除了这些消防硬件外,大厦还有18名专职消防安全员24小时守护安全。
而作为消防重点监督单位,合肥市公安局消防支队防火处监督指导科科长胡寒梅告诉记者,除了企业重视消防宣传外,支队对其要求也格外严格,每半个月会对大厦进行一次巡查,如果发现问题要求立刻整改。
而作为超高层建筑特有的防火避难层,一直不为人知。“由于36至顶楼55层的酒店还未开业,华润大厦的防火避难层设置在6、21、37层。”童庆飞告诉记者,防火避难层的地板、天花板、楼梯等都有较强的防火和耐火性,与外界通风,并配备专门的增压设备将空气向外压出,避免浓烟烈火入侵。
记者乘坐消防电梯来到21层防火避难层,刚出电梯推开钢制的防火门,映入眼帘的是头顶犹如长龙盘旋的银色和砖红色的各种管道。“这些管道中银色的是加压风机,而红色的则是消防管。 ”童庆飞指着管道告诉记者。为了让记者更为身临其境,童庆飞启动避难层加压风机后,耳边顿时传来轰隆隆的轰鸣声,推开防火门进入消防通道的一刹那,风迎面扑来。
胡寒梅告诉记者,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存在人员疏散困难,竖向逃往底层距离太长等原因,防火避难层的这些管道和消防楼梯组成了生命通道,一旦发生火灾设备正式启动后,风机与具有加压设计的消防楼梯同时出风,防止烟雾倒灌和烈火的侵入,写字楼内的逃生人员则可以顺着疏散标志的指示,顺利通过安全楼梯进行逃生,而高层的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前往防火避难层中转暂时避难或者等待救援。
记者从合肥市公安局消防支队获悉,合肥市共有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共166栋。为了保证它们的安全,消防部门除了定期体检外,今年6月至12月还开展了高层建筑综合治理行动,消防监督员连同网格员不仅对省城8145栋高层建筑登记造册,还对现场进行全方位体检。另外,省城消防部门还将为每一栋高层建筑量身定制一款专属二维码,届时市民或者业主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了解这栋建筑的各方面包括灭火、防火的消防信息。
法治安徽网记者 李斐 张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