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法律援助纳入民生工程的第二年,阜阳市司法局遵循补足短板、深化改革、寻求突破理念,力推省委、省政府《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落地生根,稳健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
2017年6月21日,省司法厅厅长时侠联在界首调研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据了解,2017年度,阜阳市共承担8614件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项目任务。截至11月13日,阜阳市共审批项目案件9567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1%;共办结各类案件10359件,结案率为108%;全市经费投入912.1万元,占全部经费投入的105.9%;经费使用921.2万元,占已投入经费的101%,其中案件补贴发放占比为82.4%,全年工作完美收官。
“有困难找法援”,如今在阜阳大地已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统一思想科学决策 以信息化运用为引领打牢基础
为明晰发展理念,今年年初,阜阳市司法局通过在全市开展调研、及时向省司法厅汇报、请示等动作形成了年度发展思路。同时,及时提请市委、市政府召开高规格的全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会议,在全市上下统一了思想,细化了工作目标。通过相继实施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实行月通报制度和提升受援群众满意度三项措施补齐短板,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2017年8月25日,省司法厅副厅长黄冰霓在阜阳市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检查指导工作。
自推广使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以来,阜阳加快信息化建设,现逐步实现了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四级法律援助机构全部联网,从法律援助的申请受理、审查指派、结案归档,到经费发放,全流程网上办理和流转,形成了上下贯通、协同运作、联网运行的法律援助信息网络,大大缩短了困难群众寻求法律援助的时空距离,为群众及时获得法律援助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017年9月25日,阜阳市司法局组织案件质量评审组到阜南开展案件质量考评活动。
“我们还将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嵌入到省司法厅建设的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之中,纳入到省政府权力清单运行平台,列为政府主要公共服务事项之一。 ”阜阳市司法局局长李方明说,办案信息网上录入、办案流程网上操作、办案活动网上监督、办案质量网上评估,让法律援助服务更加标准、有质量。
2017年1月21日,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孙正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军看望慰问法援宣传志愿者。
在谈到法律援助信息化应用前后变化时,阜阳市法律援助工作科科长杨守清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接到当事人法律援助申请后,要将申请资料报送到区法律援助中心进行审查,有的乡镇离城区几十公里,报送案件来回就要一天。从接受申请到中心审查,再到提供援助,大多要一个星期时间。而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受援人申请及相关材料即时录入系统传送至区中心,一般在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审查、批准与指派程序,效率提升了,也免去了当事人奔波之苦。 ”
“法律援助的服务对象是基层困难群众,他们获取公共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一般都偏弱。信息化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应用,极大地缩短了困难群众寻求法律援助的时空距离,既能方便困难群众,又能提高效能,降低法援成本。 ”阜阳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王晓峰说,为了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阜阳市广泛推行了“互联网+实体窗口”的服务形式,即信息化应用手段与村居遍建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相互补充。
2017年3月15日,“3·15”大型街头法律援助宣传。
另外,阜阳市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还与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关联应用,数据互换;与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联系,建立困难群体数据库,定期收集更新低保、五保、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数据。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填写信息时,只需将身份证放入读卡器,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中轻点“数据库比对”图标即可知其是否为库内人员。库内人员申请法律援助,可直接免予经济困难审查,简化了当事人的申请手续。
凝聚共识突出重点 以司法行政改革破题服务质量
高质量的法律服务是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今年以来,阜阳市司法局以开展司法行政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2017年5月22日下午,阜阳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会议在市政府3楼一号会议室召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留立兵、副市长王显义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运行“成本+劳务方式”率先全省出台经费办法。经费保障是工作运转的前提和基础,根经据司法部、财政部《关于律师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司法通〔2017〕15号)“按照成本+劳务方式测算同地同期市场价,实行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方式提高法律服务标贴标准”文件精神,经前期调研会商阜阳市财政局印发《阜阳市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财政法〔2017〕363号)。经费办法的出台使律师办案补贴标准大幅度得到提高,确定了第三方评估案件管控机制,明确了劳务加成本的补贴构成要素。该办法的出台在全省具有率先位次,省司法厅副厅长夏月星在多次会议上对该办法对阜阳乃至全省法律援助工作的规范、创新意义予以充分肯定。
2017年2月6日,“情暖农民工 法援在行动”专项维权宣传咨询活动。
率先全省制定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为实行服务标准规范化,该局率先全省印发《阜阳市法律援助服务标准(试行)》(阜司通〔2017〕89号),服务标准统一明确了法律援助服务的咨询接待、申请受理、案件办理、结案归档各个流程,大篇幅地细化各类案件办理的标准,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明确案件办理服务质量。为此,该局还成立高规格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管控领导小组,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全程委托市律师协会专门委员会对全市法律援助服务质量进行打分考评,发挥第三方评价功效,采取措施改进服务,达到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
2017年4月8日,阜阳市司法局局长李方明在颍东区司法局局长郑建民的陪同下调研新华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
借助新媒体破题规范律师法律援助值班工作。为进一步规范律师法律援助值班制度,监督值班律师依法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使每一名来访者、每一个“12348”热线电话的打进者都能获得优质的法律服务,从今年8月起,该局开通“阜阳市法律援助”微信公众号,要求法律援助值班律师按照“问题、律师解答、律师提醒、值班体会”模式规范填写值班日志,由各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筛选出当天该中心值班律师解答最让咨询群众满意或同类问题咨询人次较多的问题统一报送,该局在“阜阳法律援助”公众号上采取每天一期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推送,推送内容同步发送至省厅相关处室、市局领导、各县市区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和全市各律师事务所。在形成政府监督、行业监督和社会监督合力的同时,更进一步发挥法律的指引、教育功能,让社会群众知法、守法、用法。截至目前,该公众号共推出文章90篇,点击量达到3万余次,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法律援助业务知识培训。
破题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改革,打造精良辩护团队。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顾全大局、服务民生的一流的刑事法律援助辩护律师团队,进一步提高刑事法律援助工作质量,促进司法公正,加强人权司法保障,阜阳市司法局和阜阳市律师协会共同发起成立“阜阳市刑事法律援助辩护律师团”。该律师团由298名执业三年以上律师组成,其中近二分之一是执业10年以上的各律所主任、合伙人,是该市律师界的精英和中坚力量。
未雨绸缪规范发展 以专项督查审计保障服务效益
为推进全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发挥经费使用最大社会效益,根据年初计划安排,今年10月16日至20日,阜阳市司法局委托安徽立泰审计师事务所开展了全市法律援助经费专项督查审计工作。督查审计工作组围绕“现场检查卷宗实际归档情况与系统录入、实地抽卷回访受援人、实地登录系统平台检查平台信息化应用、实地检查各单位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项目执行情况台账、实地检查日常工作开展、审计各单位经费收支”等6个方面进行。通过实地检查,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由于工作认真负责,细致到位,省司法厅1至10月份全省各地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情况通报显示:阜阳市案件完成率108.3%,超过全省平均值3个点,位居全省第5位;案件完成率107.2%,超过全省平均值25个点,位居全省第1位;经费使用94%,超过全省平均值12个点,位居全省第4位;案件补贴占比75.4%,超过全省平均4个点,位居全省第6位。
2017年11月11日,阜阳市刑事法律援助辩护律师团成立仪式。
2017年5月25日,法援宣传进军营活动。
认真接待受援当事人。
法律援助服务——人民群众称赞它是“及时雨”,总能在最艰难的时候获得帮助;政府部门说它是“连心桥”,一头连着群众的温暖,一头连着政府的关怀——阜阳市法律援助工作者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奏响了一曲曲彰显“人间大爱”的时代壮歌。
程贯宇